本报讯(记者 周霓雯 通讯员 王山磊 葛二战)4月20日下午,我县新型社区建设专题推进会在县文化艺术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县委书记王建修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县领导刘晓波、辛丽华、徐学智、申琳、郭小元、金贵斌、吴利年等出席会议,有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参加会议。
县委书记王建修在听取有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的工作情况汇报后指出,目前我县新型社区建设方向正确、推进健康,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关于下一步的工作,王建修强调了六点: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第一,这是一件大事。新型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引领力量,是扩大内需的内在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富农强农的重要举措。第二,这是一件实事。新型社区建设关系人居环境的改善,关系富民产业的发展,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顺应群众的需求,把这件实事办好,满足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需要。第三,这是一件难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是一项长期的繁重任务。要牢固树立克难攻坚的意识,做好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思想准备及工作准备和力量准备。二要盯紧目标、加快推进。这其中要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快完善规划。要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注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规划之间的衔接,克服随意性,避免盲目性。二是要加快出台政策。要把握政策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综合考虑农民、政府和企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通过完整的政策体系解决推动过程中的障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快建设进度。要调动一切资源要素,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特别是已经启动的试点,既是新型社区建设的示范,也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示范,要加快建设。三要统筹安排,强化支撑。一是要强化产业支撑。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既要考虑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又要考虑群众后续生活的保障。二是要强化基础支撑。加快完善水、电、路、气、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真正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三是要强化服务支撑。每个社区都要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充分享受城市生活带来的好处。四是要强化保障支撑。加快推进户籍、土地、养老、就医、就学等配套改革,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四要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整体工作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强力推进。几个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乡镇要发挥好建设主体作用,职能部门要发挥好服务主体地位,对容易发生职能交叉的,要主动履责、密切配合,决不能推诿扯皮。五要大力宣传,营造氛围。群众是新型社区建设的主体,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是推动新型社区建设的关键。要把政策宣传贯穿工作始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安排部署入耳、入脑、入心,让群众真正成为新型社区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六要强化督导,严格奖惩。今年,我们把新型社区建设纳入了各乡镇、各职能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委、政府“两办”要发挥好督导协调作用,按照各单位承担的任务,真查实究,不仅要注重结果,而且要注重过程,督导到位、考核到位;对影响全县工作推进的问题,要跟踪到位、处理到位;对表现突出的,要表扬到位,奖励到位。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波在会上强调,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四化的必然要求,新型社区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的重中之重,是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战略基点。新型社区建设要抓好“四个关键”,一是抓好规划。对新型社区的选址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幼儿园、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要一步到位,绿地率、容积率、抗震指数等指标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行业规定执行,不得降低标准,不得随意更改。二是抓好建设。要抓好拆迁、安置、土地供应等建设环节,明确项目时间节点,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尊重设计、施工、业主、监理等法律主体,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等。三抓好政策。要制定对开发商的政策,让开发商得利润;制定对乡镇的政策,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向乡镇倾斜;制定对群众的政策,制定出公平、合理、科学的补偿机制和标准,让群众自愿搬、搬得进、住得下。四是抓好模式。要因地制宜,采取自建、招商、BT等多种形式的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