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办法 (摘要)
不拘一格引良才 为我所用促发展
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经济转型人才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 年4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经济转型人才
本报评论员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兴旺发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发展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更是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将于5月1日施行的《焦作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办法》,其引进领域之广、范围之大、政策之优、措施之实,必将为我市深入推进人才强市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智力支撑。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把实施人才强市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置,狠抓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关键环节的有效落实,人才队伍总量逐步扩大,人才素质逐步提高。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34.03万人,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23.6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服务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面对成绩,我们决不能自我满足、安于现状,更应该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我市人才发展的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显而易见;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白热化趋势、人才争夺激烈化的现状和经济转型的紧缺性需求,我市人才工作中还存在着支持力度不大、政治待遇不高、配套服务不优等诸多问题,还没有形成有效吸引人才的政策洼地和良好环境。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机遇期、攻坚期和关键期,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经济转型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

  市委十届六次全会鲜明提出了“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落实到人才工作领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加快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切实把人才开发作为第一战略去实施,真正把人才竞争作为第一竞争力去打造,让全社会都来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宣传人才,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必须进一步明确重点,紧紧围绕我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大局,强力推进“焦作英才588计划”的顺利实施,重点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群体,形成一批以知名学者和专家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科和业务带头人为骨干的创新创业群体。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构建优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人才市场、开展人才评价、加强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自觉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必须进一步创新举措,以更加完善的机制、更加强大的合力、更加实际的行动,真正把我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为建设美丽焦作、实现焦作梦培养、引进强大的人才力量。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