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村原来叫小高村。
明初,小高村地势较高,村中有一条南北深沟,将村分为东西两个高圪垱。东圪垱因姓王的多,称王圪垱;西圪垱因杂姓多,称小高村。后因沁河于老龙湾开口,冲毁了木栾店,集市迁到小高村,称小高集。清咸丰年间,为了防寇,修筑寨墙,将两个村全部圈入寨内,称高明寨。光绪年间,集市扩大,改称小高镇。
小高村改为三阳村是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农历二月初二,小高区政府成立。刘三阳被任命为区长。盘踞在木栾店的敌人把刘三阳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出布告说:凡能牵来活山羊(三阳)者,赏大洋六百元;拖来死山羊(三阳)者,赏大洋四百元。
这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敌人见没人牵来活“山羊”,也没人拖来死“山羊”,便出动数百匪兵,分四路将小高村包围。刘三阳听到枪声,叫政委韩鸿绪带领区干队撤出,自己留下掩护。他这里打一枪,那里打一炮,把敌人引向了自己,区干队迅速撤离了出来。
敌人四面包围,向他步步逼近。他隐藏在地主原肖明家的三间草房里,将随带的手榴弹捆在一起,打开保险盖,一旦敌人扑过来,他就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可是原肖明的小老婆却向敌人告了密,数百名匪兵像潮水般涌来,把原家小院包围得铁桶一般。他们不敢进屋,让一个伪兵喊话,诱骗刘三阳投降。那个伪兵一句话没说完,刘三阳一枪把他打了个倒栽葱;敌人又派刘三阳同族的一个人去劝降,刘三阳不等张口,一枪打掉了他的下巴。
敌人看劝降无效,气急败坏,从屋后挖洞往里射。相持两个多小时,敌人既没牵出这句活“山羊”,也没拖出这具死“山羊”。万般无奈,只好下令烧房。一时间,烈火熊熊,屋房倒塌,刘三阳的衣服呼呼地燃烧起来。他端着枪,带着满身火,跃出草屋,冲向敌阵,向敌人扫射起来。一批又一批敌人倒在了地上。后来,突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他才倒下去。
刘三阳牺牲的第二天,县人民政府将出卖刘三阳的地主小老婆判了死刑,并决定将小高村改为三阳村,小高乡改为三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