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技·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吹响焦作本土动漫的号角
美国成为世界精子
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冰鱼”的血液
是透明的
口罩的御毒之道
“射雕”入阅读书目
你如何称呼
尘螨回归祖先的
生活方式
喝啤酒令人愉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如何称呼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到底应该叫作什么?就我国社会的普遍叫法而言,大致有三类:圈A、花A、艾特,还有一种诙谐的叫法:小老鼠。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呢?@毕竟是舶来品,它的称呼应该要以外来音为准,一般应称为“艾特”。同时,不论是电邮中的@,还是微博中的@,都有着at的含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叫at即“艾特”更为准确些。

  不过,圈A和花A的叫法也无伤大雅,反倒是有着本土化的感觉与幽默。顺便说一句,@在各国本土化的叫法也是千奇百怪,在德国、南非和荷兰,@被形象地称为“猴子的尾巴”;俄罗斯人则称之为“小狗”;芬兰人称之为“咪咪”;法国和意大利人称之为“小蜗牛”。不过在大多数国家,称之为at,即“艾特”的还是占了大多数。

  有些人基于民族主义思想,对外来文化多少有些抵触,如同反对NBA进入中国词典一样,希望在中国将NBA改称为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这部分人对@的叫法也存在类似的观点,认为应该将@的称呼更多本土化。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和交集本来就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更多应该体现在对文化交融的大度上,没有必要非要给@创造出来一个新称谓。        青 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