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悲伤,坚强!
延伸阅读
因散布禽流感虚假信息
河南周口一男子被拘
交警部门将严查酒驾醉驾毒驾
丘吉尔肖像将登新版英镑
孟加拉国倒塌大楼两制衣厂主自首
焦作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
神龙公司宣布召回
3万余辆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天被通知“中奖”5辆车幼稚伎俩难骗老太

  来源: 人民网

  “我这一天收到5封中奖信,全是中了高级轿车,一年来这样的信我都收到20多封了,要是真中奖了都能组成一个车队了!”大港胜利街前光里的姚大娘昨晚向本报热线反映,她晚上打开邮箱收到了5封“中奖信”,无一例外都是中了高级轿车“大奖”。

  

  姚大娘告诉记者,她去年曾在电视购物上买过一些保健品,随后一系列的“中奖信”就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寄来,内容基本都一样,全都是称姚大娘在各种公司的店庆中抽中大奖,都是中了高级轿车,要求姚大娘支付税费和保证金。昨晚姚大娘又收到5封这样的“中奖信”。姚大娘提醒老年人不要上当受骗。(记者赵瑜)

  

  男子家中备“末日背包”震后6天全家未领过救济

  来源:南方新闻网

  

  

  4月2 6日,四川雅安天全县,李永刚家里长期常备装满救生物品的背包。南都记者谭庆驹摄

  

  原标题:准备了五个“末日背包”的男人

  

  姓名:李永刚 年龄:39岁 身份:自由职业者

  

  我完全靠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

  

  有些人把(帐篷)杆杆拆来拆去都没搭好,我就过去帮忙。

  

  地震那天上午,天全县城笼罩着惶惑不安的情绪———居民们不知道外界的援助要多久才会大规模进入,人们都在焦虑中等待,但李永刚不在等待的人群里。

  

  穿着“火炮儿(内裤)”就跑出家门的李永刚回家穿好衣服,从阳台里拖出来一个将近50斤重的大背包。沉重的背包在这个中等身高、白净面皮的汉子背上显得尤其巨大,包的一侧,一把差不多两尺长的仿制德式军刀晃来荡去。

  

  这只是他备下的五个“末日背包”中的一个。他家有六口人,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小儿子,妻子、母亲和两个女儿都各有一个“末日背包”,最大的就是李永刚背上这个,最小的属于六岁的小女儿,只有十斤重。帐篷睡袋衣服食物自不待言,包里还有指南针、手套、头灯等等你想到或者想不到的装备,甚至还有做一台伤口缝合手术的器材。

  

  是的,“末日背包”,这个男人相信“世界末日”。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忧患意识”。

  

  地震后第六天都没向政府领过食物

  

  背着大包来到岳父家的院子,他熟练地拿出部件,搭起了帐篷。“我这个帐篷要有泥巴打钉子才安逸,水泥地板上弄不抻展(四川话‘整齐’)。不过也只有将就了。”当晚,一家六口人在三个帐篷里“将就”了起来,这时,还有许多居民没找到可以“将就”的地方。而李永刚甚至还有时间开着自己的轿车,穿行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寻找亟待帮助的人。

  

  不光不用操心住,吃的问题李永刚也毫不担心。他的背包里有的是压缩饼干、军用罐头、净水药。屋子里还藏着两百斤真空包装的大米,直到震后第六天,他都没有从政府手里领过一点吃的或者喝的。“我完全靠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李永刚说。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他还要帮助别人。救援物资大量进入天全县之后,街坊们陆续领回帐篷。“有些人把杆杆拆来拆去都没搭好,我就过去帮忙。”有了他这个熟手,一顶顶蓝色的帐篷在街巷之间立了起来。

  

  希望背包“永远不再派上用场”

  

  发型一丝不乱,衣服干净整洁,开着一辆崭新的雅阁,李永刚说自己不是老板,是“自由职业者,靠和朋友合作做事赚钱,没有固定收入”。他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的男丁。十四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去了云南,这个念到小学毕业就辍学的男孩必须挑起生活的重担。他当过农机驾驶员、省青运会摔跤选手、野的司机、酒吧和美容院老板,还去外地打过好几年工。

  

  24日早上11点,听说几个外省来的记者想去乡下走访灾情,他二话不说,开车就走。在车上,他和记者说到自己准备末日背包的动因。他的父母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伴随着可怕的饥荒成长,“三年饥荒饿死了好多人,至少有两个亲戚都讲述过自己吃死人肉熬过饥荒的经历。”

  

  五年前亲身经历的汶川地震,让这些埋在心底的故事苏醒过来。汶川地震后,他从零开始学习求生知识,采购相关装备。除了备下的五个包,他还在乡下租了三间木屋,寒暑假带孩子过去拉练。

  

  4·20地震的脚步渐行渐远,李永刚也开始总结起末日背包首次实战的经验:“罐头还是带多了。真的出了大事,背那么多东西走不远。”他已经在着手调整物资比例。不过,相比起“下次受灾表现更好”,他更希望自己的背包永远不再派上用场。

  

  南都特派记者 刘竹溪 发自四川天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