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本报通讯员 张友保
“我女儿出院后,你们经常来家随访,为我女儿检查诊治,太谢谢你们了!”日前,博爱县孝敬镇一名姓杜的妇女来到该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将一面写有“天使如亲人,关怀如家人”的锦旗送给该院妇产科主任冯海玲。
一个月前,该妇女的女儿到该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由于产后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其女儿终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女儿出院第三天,该妇女便接到冯海玲打来的随访电话。电话那端,冯海玲详细询问了其女儿出院后的情况,叮嘱一些注意事项。5天后,该医院客服部又一次打来随访电话,代表院领导表示慰问,同时征求家属住院期间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以及住院环境的意见。这样贴心的随访,让这位妇女一家人倍感温暖。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博爱县妇幼保健院便推行了家庭随访工作,由医务人员随机挑选出院病人到其家中进行随访。“由于人员有限,随访率无法保证,无法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今年,医院启动了电话随访制度,将电话随访正式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与其工资、职称晋升等直接挂钩。”该院院长陈健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电话随访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拉近医患关系,重点从医疗质量、就医环境、缓解看病负担等多个方面提高患者就医的幸福指数。
记者在该院各个病区均看到科室随访登记本,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有患者基本情况、随访时间、病人意见以及随访医生签字等。该院考核办主任高德文向记者介绍,责任医生必须在患者出院3天内亲自进行电话随访,了解病人出院后基本情况,交代注意事项。医院客服部在患者出院7天内进行二次电话随访,代表院领导对患者康复表示慰问,询问患者是否知道管床医生姓名、医生是否进行了随访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对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对属于医务人员因服务方面缺陷导致病人或家属不满意的,医务人员要亲自到患者家中进行解释并求得谅解。
贴心随访赢得了患者的赞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院病人满意度达到98%,门诊和住院接诊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1%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