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请不要闯红灯!”4月24日9时30分,塔南路与工业路交叉路口东南角,南北方向非机动车道的红灯一亮,一名身穿反光背心的男子就伸出右手,拿着一面印有“文明交通”的小黄旗拦住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上的行人。
当天上午,本报组织热心读者在该交通岗现场感受交警执勤,并义务协助交警指挥非机动车和行人过马路。这名男子,就是参与此次活动的热心读者。
半小时内,单向路口23人闯红灯
“指挥交通的时候要注意看信号灯。行人信号灯红灯亮,你们就伸出右手,用小黄旗拦住非机动车和行人,绿灯亮就放下右手。”市公安局定和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队塔南路工业路岗岗长唐嘉,对参加活动的热心读者讲解了指挥交通要领。随后,热心读者穿上交警提供的反光背心,分别到这一交叉路口各个角站岗。
热心读者毋丹刚到该路口的东南角站好,伸出小黄旗,就看到一名男子骑着电动自行车过来了。毋丹立即说:“请让出斑马线,在停止线后等绿灯。”
“站在斑马线上等不是一样吗?”这名骑电动自行车的男子说。
“斑马线是行人横过马路的通道,等红绿灯的人要在停止线后面,这样不仅安全,还让通道保持畅通。”毋丹用刚向交警学来的知识解释着。
这次体验活动从9时20分开始,10时结束,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热心读者体验了交警执勤,并且目睹了该路口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热心读者陈盼是在该路口西北角站岗,从9时25分到9时45分,她数了数,经她面前闯红灯的行人就有23个。“我在那里指挥时,大部分人都听指挥,可仍有一些人在红灯亮时往前闯。看着来往的车辆,真替他们捏把汗。”陈盼说。
时间是自己的,生命更是自己的
“其实我在路口的东北角指挥时,感到一些人特别喜欢往前挤,有的甚至站在机动车道旁边等绿灯,特别危险。”谈到这次体验的感受,热心读者赵文乐说:“我以后过马路时一定会更加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为自己的安全着想。”
热心读者孔丽说:“平时看到交警站岗很风光,可我站了半个多小时,就感到腰酸腿疼。”这次体验,她是该路口的西南角执勤,每次伸手举小黄旗拦截行人都得一分多钟,半个小时下来可把她累得不轻。
毋丹说,这次体验,他感觉很多人对交通停止线没什么概念,甚至有人认为行人红灯时间太长而要闯红灯。他说,时间是自己的,生命更是自己的,没有必要为了一点时间,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有人管一管,就是不一样
定和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队大队长谢淘气说:“在热心读者协助交警指挥期间,虽然还有个别人闯红灯,可这个路口的交通状况已有很大改善。习惯‘中国式过马路’的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热心读者上前指挥拦下非机动车和行人,大部分人都会听指挥。”
记者在现场也看到,每当热心读者拿着小黄旗拦在非机动车和行人面前时,非机动车和行人大都会停下来,按交通信号灯通行,路口的交通环境就显得很有秩序。可当热心读者离开后,该路口又有很多人闯红灯。
参与体验的热心读者市人大代表、市嵩山机电大厦总经理苗金喜说:“通过这次体验,我们感到路口有人管一管,就是不一样。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的根本是要改变人们的出行观念,这需要平时多加强宣传教育。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建立一种长效管理机制,可以聘请一些‘4050’人员参与交通管理,这样既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