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俺这小区里不仅有花草,还有小桥流水、假山,那真是出门满眼绿,家就住在公园里呀!”4月29日,家住修武县山水文苑小区的居民薛光有,一边沿着弯弯曲曲的游园小路散步,一边述说着县城的变迁。
春天的修武,绿意盎然,景色宜人。驱车走在该县青龙大道、宁城路等路段,两侧的石楠、紫薇婀娜多姿,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妙景观;置身宁城公园人工湖畔,碧水、假山、绿树、蓝天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漫步街心游园广场,随处可见居民们三五成群地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
近年来,修武县把生态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建设适宜人居、 适宜创业的“美丽修武”、“幸福修武”为目标,实现了由拓城区、拉框架向完善功能、完善品位的转变,着力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正在描绘天蓝、水清、环境美的醉人画卷。
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修武县先后投入资金3亿元,大力加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中国长寿之乡”“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26.8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49个百分点;城区“三绿”指标均超过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其中城区绿地率达37.7%,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
满目青翠入城,园林亲水点缀,修武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外地人前来创业。王建军,修武县森林半岛住宅小区项目部负责人。他说:“绿化环境和规划建设的提升,对房地产的开发效益不言而喻。建设中的住宅小区紧邻七贤公园,首期刚开盘便一售而空。”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硬保证,更是提升发展软实力的硬保证。绿色修武、美丽家园是修武人民的梦想,更是修武人民的行动。
该县今年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县城”“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载体,完成林业生态建设森林培育任务52300亩,高标准打造生态廊道绿化网络体系格局,让修武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据该县绿化考核评价体系显示,该县今年将从六个方面着手,突出抓好十项重点工程。在山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方面,重点抓好山区防护林工程、中央财政补贴造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在生态廊道网络工程建设方面,重点打造林邓线、方武路、大狮涝河、大沙河和青龙大道6条道路绿化共10个廊道的精品工程;在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上,围绕沟、河、路、渠、堤及窑荒地6个重点区域,开展新植和补植补造工作;在村镇绿化工程建设上,大力开展围村林带、街道、农家庭院和村中公共休闲绿地游园等绿化;在中幼龄林抚育和改造工程上,通过抚育,进一步改善林分状况,提高林分质量;在城区绿化工程和城郊森林绿化工程上,重点建设湿地公园工程、城东城郊森林二期绿化工程和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工程。
一个个响亮的创建目标,一项项生态建设工程,正在勾勒出底蕴十足的宜人修武模样,最终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愿景。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