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阳区 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务实重干谱就转型发展新篇章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2013年5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阳区 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务实重干谱就转型发展新篇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委书记孙立坤(前左一)到山阳区检查指导工作。
  山阳区委书记孟令武(前中)到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调研。
  山阳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前中)在项目现场办公。
  文化产业魅力无限
  楼宇经济显山露水
  现代工业初具规模
  循环产业科学定位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社区文化丰富多彩
  专场招聘火热进行
  党员先锋惠民基层行
  志愿服务遍布全区
  诗意小区温馨家园
  文体活动规模宏大
  现代化城区一瞥
 
   

  【序 言】

  春风浩荡,万木争荣。经济稳步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民心工程顺利实施……山阳区正在绘就一幅气势磅礴的转型发展画卷。

  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号角已然吹响,“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成为我们奋进的支点。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全力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山阳区积极传达、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区委八届六次全会确定的稳中求进、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确立了把握“务实重干、加快转型”的发展总基调,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管理转型和领导方式转变;进一步明确全年工作目标及措施,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以更优的理念、更新的起点、更高的质量,奋力谱写山阳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篇章。

  走进山阳区,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锐意进取和抢抓机遇的气息,这座既承载着悠久历史,又处处散发出现代化气息的城区,无处不饱含着务实重干、加快转型、争创一流的精神内涵,无论是身临重点项目的施工现场,还是聆听城市化建设的机器轰鸣;无论是走进社区感受优美环境,还是亲身体验便民利民的各项措施;无论是感受经济发展大潮的汹涌,还是体会居家养老的安逸闲适,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山阳区在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该区财政收入完成11165万元,占年目标的25.2%;全区招商引资市外资金完成194000万元,占年目标的27.3%,其中省外资金完成80100万元,占年目标的24.7%,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江河不废,万古奔流。面对新形势、新机遇,该区将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改进干部队伍作风上下功夫,紧紧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战略部署,将全会精神与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做好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实施项目带动贯穿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加快推进产业、城市、社会转型和领导方式转变。

  

  二三产业融合 彰显转型活力

  通过打造“一区两带五圈”(“一区”即沿人民路特色商业街区,“两带”即南水北调沿线旅游观光带和北部沿山休闲带,“五圈”即东方红、艺新、焦东、焦南、人民东路商圈),推进传统商贸服务业升级;不断加强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多元化服务业态的集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重点引进建设体量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复合型城市综合体项目,鼓励引导辖区企业与大型商贸企业、专业经营团队开展合资合作,推进商贸企业品牌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增强全区商贸服务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强化集聚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59.7亿元的10个在建项目,总投资32.1亿元的8个新开工项目达产达效,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工业转型提升。以“高、特、优”为主攻方向,拉高项目准入门槛,培育新的产业体系。鼓励辖区企业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优做强骨干企业。

  着力发掘山阳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推进山阳故城遗址、药王庙、南水北调山阳记忆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找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承接点和着力点,以“吃、住、购、娱”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加快特色商贸街区和大型消费综合体建设,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层次;大力扶持文化创意、演艺娱乐、节庆会展等相关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该区投资12亿元的东方红国际广场、投资3.6亿元的恒艺纺织等30余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投资5亿元的巡返大庄园项目一期即将完工,近期将举行大雄宝殿的开光仪式;大商千盛生活广场、中海摩登商业街、新山阳商城、嘉隆国际等各种业态众星拱月;奥斯卡国际影城、五星电器等数十家知名品牌环绕其间……

  提升城市品位 凸显转型魅力

  坚持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规划、规范化运作,将新型社区建设与中心城区范围内现有城中村、棚户区开发改造通盘考虑,着力引进一批实力强、知名度高的大型地产集团,谋划实施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城建开发项目,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按照“成片开发、集约建设、综合配套、突出特色”的原则,尽快启动一批条件具备的城建项目,确保开发一片土地、打造一个精品。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会事业,大力实施战略性招商,变招商引资为挑商选资,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大力开展招大商、招名商活动。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的服务水平,保证项目尽快落地、见到实效,在全面推进征迁工作的过程中加快城市建设,提升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城市建设与科学管理并重,按照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的工作部署,积极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理顺城市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体制,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截至目前,该区东城花园经适房项目6栋楼276套已竣工,贝格棚户区项目14栋楼594套已全部封顶;去年,该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投入运行,通过安装在辖区各路段的123个摄像头采集实时信息,使指挥中心实现城市动态管理和快速反应;市工业路上水果摊点的改造升级;对人民路全段进行“拉网式”集中整治;辖区32条背街小巷已完工16条……

  创新社会管理 体现转型情怀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坚持民生优先、基层优先,继续加大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和谐社区试点建设;推行“网格化、精细化、人性化、信息化”管理,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特色服务项目创建活动,真正把社区建成政府形象的窗口、服务群众的平台;持续深化“平安山阳”建设,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保障。

  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创建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为载体,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动城镇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新农合衔接,各类参保人员在地区和制度之间顺畅转移衔接,巩固和发展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保障群众的健康权益。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制度,做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适时出台失地农民保障政策,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生上学“不花钱”;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老百姓看病可以报销;率先在全省城区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农村“五保”老人和孤寡老人安享晚年、贫困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一场场民生盛宴在该区不断烹饪,百姓的幸福指数在一步步提升。

  领导方式转变 提振转型信心

  该区将领导力量向重点工作整合、部门力量向全程服务集中,围绕重点工作,分别成立由区级领导牵头、业务部门参与的专项推进机构,实行团队式分包、专业化推进、针对性服务,形成“一套班子负责、各级部门联动、全程跟踪服务”的工作新机制。同时,全区各级领导必须强化大局、责任和发展意识,牢固树立“加快转型靠什么,我为转型做什么”思想,将确定的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抓工作带作风,抓作风促工作”,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在纪律作风上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大力弘扬务实重干、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拉高工作标杆,强化攻坚意识,将领导力量向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整合,凝心聚力,“干”字当先,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上,经常性地深入项目工地、征迁一线,听实话、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坚持跟踪问效,对每一项工作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限、定措施,明确责任,细化要求,把广大党员干部的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谋发展、抓工作上来。

  创新工作举措 助推转型跨越

  年初,该区按照城市建设、商贸、工业、社区建设、社会事业、城市管理等类别,成立了五大班子领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分包推进工作组。七个项目工作组分别为城市建设组、商贸及房地产组、工业组、社区建设组、社会事业组、城市管理组和督导组,七个组分别由区委常委或正县级干部牵头,五大班子配合,相关责任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并明确了各个组的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项目工作组成立的第一时间,七个组分别进一步细化了工作方案,制定了工作台账,并明确了组内每个人的责任,确保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围绕76个重点项目特别是27个新建项目,倒排工期,明确时限,保证每月都有新进度、每季度都有新开工项目。对集聚区标准化厂房整体开发、农科所土地开发、矿山厂区开发等一批运作项目,组建专门班子盯紧抓牢,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委、区政府每月听取一次分包小组工作汇报,每季度组织一次观摩活动,以强有力的推进机制保证各项工作落实。

  当前,重点项目分包推进工作机制已经成为推进该区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全区迅速掀起了比发展、比服务、比贡献、比作为的热潮,形成了“千帆竞进、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城市建设组采取深入一线和工作例会、领导分包与部门推进以及会议动员与专项安排三结合的方式,和责任单位一起拟定了该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初稿;商贸业和房地组盘点辖区的闲置地段,召开特色商业区规划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和山阳商城北区开发项目讨论会,对该街区的规划进行了合理性和前瞻性的科学论证;工业组积极邀请福建福州的客商前来该区考察,召开集聚区建设协调会,全面推进标准化厂房、公租房建设、综合服务楼建设等工作;社区建设组组织学习先进地区社区管理经验,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社会事业组对梳理出的11个重大项目明确了分包领导,一批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正在规划之中;城市管理组完成市工业路上水果摊点的改造升级,辖区32条背街小巷已完工16条;督导组及时编发工作简报,对项目进展情况跟踪督察,通报结果,严密考核,年终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为该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更加坚定了该区上下加快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新的发展思想、新的创新思维、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发展理念、新的领导方式,预示着山阳区的美好未来。山阳人在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指引下,正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豪情,描绘着转型发展的新画卷!

  本版图文均由山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