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聂小品 张泽斌
在孟州市河阳街道上段村,提起58岁的党玉荣,村民们都会由衷地说“玉荣是个难得的好媳妇”。
“半路夫妻”情亦重
1996年,41岁的党玉荣带着孩子和宋道新重新组成一个家,生活虽清贫却甜蜜。然而,2007年6月,不幸再次降临到她身上,丈夫突发脑梗塞住进医院。在那半个多月里,宋道新心情苦闷,脾气暴躁,寻死的念头都有过。党玉荣昼夜守在他身边,端茶倒水,喂药喂饭。因为劳累过度,她患上了肩周炎,抬胳膊都困难,仍坚持每晚给丈夫按摩翻身。宋道新出院后,身体有所恢复,但只能扶着床走几步,生活不能自理,喜怒无常,经常无缘无故跟玉荣吵架,大家都担心她忍受不了。玉荣说:“我离开他生活会更好,他离开我寸步难行,我不管他,这个家就彻底散了。”现在,提起玉荣,生活已能自理的宋道新就会用不太灵活的话语说:“玉荣每天都早早起床,洗衣、做饭,把俺和老娘伺候好了,才匆匆吃上几口饭,赶紧到外边给人家洗车、扫地,为的是给我们娘俩挣些医药费,给孩子挣点学费,这6年来她瘦了十来斤,多亏了她啊!”
孝老爱亲情义真
党玉荣嫁到宋道新家时,婆婆已66岁。都说婆媳难相处,更何况玉荣还是再婚。但玉荣和婆婆相处得令人羡慕。17年来,党玉荣从来没有嫌弃、苛待过婆婆,总是软语轻声地跟婆婆说话,尽量满足婆婆的要求。她说:“婆婆一生吃苦受累,现在老了更不容易,我这个当儿媳的应该好好孝敬她,让她安享晚年。”为了让婆婆的身体硬朗些,她总是想方设法做些可口的饭菜,亲手端给婆婆;婆婆身体稍有不适,她就担心着急,赶紧送医院;只要天气好,她就会把婆婆的被褥抱出来晾晒,搀扶老人出门活动身体。今年83岁的老人在她精心照料下,精神很好。
“柔肩风雨担道义,孝老爱亲情义真。”党玉荣这些年靠着坚忍、无私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不但把儿子送进了大学校门,还用真爱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她的善行感动乡邻,连续三届被上段村评为“十佳好媳妇”,被河阳街道办事处评为“孝贤媳妇”,被孟州市妇联授予“好母亲”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