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涧谷太平寺石窟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北25公里紫陵镇太行山支脉悬谷山。其地先以谷为名,称窄涧谷,明清时更名为悬谷山。这里峰峦交薄,灵泉飞瀑,危崖垂覆,幽奇美丽,故成为佛、道教建寺立观的风水宝地,并纷纷在此地开凿造像,顶礼膜拜。北魏时在此兴建寺院,开窟雕像,称太平寺,隋、唐时开凿造像达到鼎盛,五代及宋、金、明、清等时期又摩刻金刚经,续造窟龛。寺名几经演变,先后易名为开化寺、悬谷寺、真谷寺。寺院经历代扩建,至民国年间废圮,而摩崖造像仍存于悬崖底部的石壁上,现存三窟八龛,一座线刻唐塔,一处摩崖刻经,造像题记八方,宋、金时期的游人题记多处。寺院残垣,布局清晰完整,基址上散存有大量碑刻及石雕构件。其中,隋代千佛洞的刻名千佛和大型线刻唐塔为全国所罕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