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大殿位于山阳区中星办事处李贵作村北。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间修葺数次。现存大殿为元代建筑。药王庙大殿坐北面南,建于高台之上,面阔三间8.54米、进深四架椽6.4米。殿前以青砖、条石砌出宽10.65米,长5米的长方形月台。大殿正面当心间为板门,门楣正面有四枚门簪,中间两枚正面为八角形,两侧者为柿蒂形。殿顶覆以灰色筒瓦板瓦,龙纹瓦当,滴水有龙、凤、莲花图案,还有少量莲花和水波纹图案的重唇板瓦。壁内施单栱、柱头枋正面隐刻出驼峰式的做法在河南木构建筑中属首例;殿后檐铺作使用插昂的做法在河南少见,为第二例。药王庙大殿是河南元代木结构建筑中保留早期构件和做法较多、时代较早的一座,是研究河南早期木结构建筑的宝贵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