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今日武陟/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1357”工程
形式多样庆“五一”
图片新闻
全面提升法律援助质量
性别比治理初见成效
图片新闻
服务各项重点工程建设
扎实做好疫情排查工作
保健品≠药品
消费者选购需谨慎
筑牢安全防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健品≠药品
消费者选购需谨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不少人花钱买健康。一些不法商家借此机会采取“赠药”、“名医义诊”、“专家讲座”等欺骗形式,打着“高科技产品”、“包治百病”的幌子,把正常保健品的功能宣传得神乎其神,并雇佣个别老年人诱导销售,导致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去年开始,我县3·15申诉举报中心先后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反映一些厂家、商家租用电影院或进乡入村,以举办“健康讲座”为名,用赠送小礼品为诱饵吸引消费者来听课,再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功效,利用消费者治疗心切的心理,高价销售其产品后溜之大吉,只留下受骗上当的消费者和一堆所谓的“特效药品”、“高科技保健品”。

  为此,县3·15申诉举报中心发布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朋友们,在选购保健品时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理性对待保健品,更不要迷信。保健品又称保健食品,它不是药品,仅起辅补作用,因此,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再食用。在购买时,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批号的保健品,没有批准文号的一定不要购买,而且要到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固定店面购买。消费者一定要提防打着“健康讲座”招牌,以赠送为诱饵诱骗消费者上当的行为,不要轻信“健康讲座”、“咨询义诊”的宣传功能,当心“免费试用”、“免费义诊”中的消费陷阱。由于假冒伪劣保健品一般都是异地销售,一旦销售者敛足钱财后便销声匿迹,给维权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消费者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投诉举报,维护合法权益。

  县工商局 温小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