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东田丈村的“菜”转“桃”
图片新闻
世相漫话
公 告
我市企业QC小组创出大效益
为景区饭店加把“安全锁”
三项措施促进“阳光交易”
也说说“中国式开车”
血的事故应是履行职责的警示碑
文化大院是个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大院是个宝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王 璐

  “文化大院样样好,娱乐致富少不了;看报打球拼棋艺,唱戏跳舞弹乐器;种粮养猪缺技术,农家书屋来淘宝……”近日,在武陟县西陶镇西陶村文化大院里,村民康海生自编的一段名为《文化大院是个宝》的快板书引来乡亲们的阵阵喝彩。

  “以前没有文化大院,想唱个戏都找不到地方。现在俺们有了自己的‘阵地’,想啥时候唱就啥时候唱,这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在戏迷活动室,正准备给大伙儿唱一段豫剧《朝阳沟》的村民史全龙高兴地说。

  “文化大院不但成了村民们散心的好去处,而且成了俺们这些饲养户学习新技术的好地方。一遇到饲养上的难题,我就跑到农家书屋和远教中心找答案。”在农家书屋里,村里的养猪大户康大姐对记者说。

  西陶村文化大院只是武陟县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依托农村文化大院,引导农民求乐、求知、求富、求美,使找乐和致富有机结合了起来。乡村文化大院现在已成为农民的“精神乐园”,群众在这里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还组建了数十个器乐队、舞蹈队等艺术团体。乡村文化大院还成为农民的“知识粮仓”,许多农民借助农家书屋和远教中心掌握了大量农业科技知识,提升了致富的本领。

  据了解,该县367个行政村都有文化大院。文化大院正悄然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促进了邻里和睦,唱响了乡村文明和谐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