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获得发展红利的活水,也是解决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总开关,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动力源。
那么,如何激活改革创新这个动力源?市委书记孙立坤如是而言:“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体制性障碍,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原经济区改革创新先行区。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财政、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创新,深化人才机制创新。”
焦作的转型示范、探路先行,动力源于深化改革,活力来自持续创新。焦作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要义在于勇于担当,不懈怠、不动摇、不畏难,勇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努力增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动力。
改革创新迫在眉睫、时不我待。纵观当今发展大势,世界经济已经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低迷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危机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会迫使企业和经济体制加快变革和技术创新。经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市经济迈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期,改革步入不改不行的攻坚期,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释放制度新红利、寻找发展新动力。
任何成功的改革创新,都是凝聚共识进而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眼下,站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起点上,形势逼人,不改不行,人们已普遍感到改革创新正在与时间赛跑,不改革创新,就无法创造新一轮制度红利,无法释放经济社会中蕴藏的巨大潜力。之于焦作而言,就要以行政事业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先行先试力度,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原经济区改革创新先行区;深化关键领域改革,突破体制性障碍;加快行政事业体制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质量的提升,源自发展实践创新。改革创新需要强力攻坚、重点突破。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只有既整体推进、又重点突破,才能纲举目张、带活全局。对于焦作来说,改革创新,就是要建立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农民宅基地确权发证,建立转移农民承包地、宅基地自愿有偿流转和退出机制,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增强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建设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创新集体建设用地转让、作价(出资)入股、出租等流转制度,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妥推进人地挂钩试点,探索结余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启动人才服务产业园项目建设。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各类人才,创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创新体制机制,必须冲破一切束缚手脚、影响发展的陈规陋习,立足于求实,致力于创新,服务于发展。今日之焦作,将以创新理念、体制、机制、制度、管理和形象为改革重点,以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和政治民主权利为改革目的,抢抓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以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拓宽开放领域,凝聚开放合力,构建开放体制,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有力地推动全市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这个新高度上,焦作的当务之急就是,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破除要素制约和体制障碍,不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改革创新体系。长此以往,则焦作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必将迈入更加广阔的天地,续写更为精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