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多氟多,是我市一家土生土长的上市公司。围绕“氟、锂、硅”三个元素,多氟多爬坡上坎,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创新发展之路。经过10余年的艰苦奋斗,多氟多已经成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无机氟化工领军企业。
资料显示,多氟多的产品已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应急照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备用电源等多种领域。这意味着,多氟多在不断践行着科技创新之路的同时,更用创新点燃了新能源梦想。
实话实说,多氟多新能源的崛起,是忧患意识之使然,科学发展之使然。有战略家如此分析:以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工业革命,继蒸汽机、电、计算机之后,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前三次工业革命我们都落后了,这一次绝不能坐失良机,否则,将陷于“绿色壁垒”的重重围困。
欣喜的是,关于新能源革命,我国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积极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吹响了新能源革命的号角,一幅新能源发展蓝图日渐清晰。多氟多挺进新能源,并初战告捷,就是我国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一幅剪影。
其实,多氟多进军新能源,就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焦作以矿起家,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这注定了焦作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声音不绝于耳,以重工业产品为主打的市场不适应症日益凸显。如何应对?是闭目塞听,归结为资源依赖型城市的工业多是由煤衍生而来,产业结构积重难返?还是自暴自弃,承认产品傻大笨粗、“三多三少”(即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终端消费产品少,传统产品多、新技术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爱怎么着怎么着?这样未免太没出息了。
2006年,一位业内专家无意间告诉李世江:“老李,你不要因企业把无机氟化工做到了全国乃至全球第一而沾沾自喜,要知道氟元素做好了,是可以论公斤卖的,比如六氟磷酸锂。”基于氟化工技术创新而厚积薄发的多氟多,果断决定:斥资1000多万元引进关键技术,进军新能源。从6克起步,直至目前的年产2000吨,多氟多投资3亿元,先后完成了六氟磷酸锂小试、中试和产业化。目前,多氟多还以六氟磷酸锂为突破口,以锂电为导向,以锂电材料为重点,最终形成锂电完整产业链,并成功进军LED绿色照明领域,实现了制能、储能、节能的有机融合,成就了一个传统化工企业的转型典范。
志存高远的多氟多,又一次被赋予全新使命。这里,一场抢占世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登顶行动”早已鸣枪。这里,多氟多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迎战决定未来国运的全球绿色竞争。这里,多氟多向世界宣告发展新能源、加速低碳转型的决心,展现了一个负责任企业的形象。这里,多氟多担当起探路先锋的重要作用。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IT是上下游产业链巨大的产业,那么比它产业链还大的产业就是能源。实践证明,多氟多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必将是一场跨越式的、跨产业的经济、技术总体变革。这一变革,在路上,在持续,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