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武陟/副刊 上一版3
城市霓虹灯
嘉应观游人如织
遗失声明
寻物启事
武陟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2012年度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年审情况的
公 告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木栾店与常庄
娘娘坟的传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娘娘坟的传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嘉应观乡二铺营村东北门外路东,有一座圆形墓冢。它是明朝郑恭王之妃王娘娘的坟茔,众称娘娘坟。

  据武陟县志和王氏家谱所载,王娘娘为王天叙之女,王乳名月娥,三岁丧父,五岁丧母,由叔父王天畴收养。谁知八岁时,婶母又病故。由于婶母下世,叔父又忙于做生意,无人料理她的生活,衣衫褴褛,头生疥疮,整天蓬头垢面,人们都喊她傻闺女。

  后来,叔父给她买了一群羊,她成了牧羊女。一天,她赶羊走上千里河大堤,仰望蓝天白云,面对堤坡苍桑翠柳,耳听百鸟鸣啭,不禁放声高歌:“桑叶青,柳叶黄,朝廷选我当娘娘;桑叶黄,柳叶青,皇上封我坐正宫。”

  人们听了无不耻笑道:“你没尿泡尿照照,凭你那副丑相还能当娘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做梦吧!”

  王月娥不以为然,仍旧唱她的歌。数年之后,王月娥的话果然应验了。

  皇帝的三儿子长大成人,因天资聪慧,才华横溢,朝中文武大臣纷纷前来说亲。宫廷大臣郭羽奏本说:“在下预卜,三王千岁之贵妃娘娘不宜在京都选择,应在黄河之滨武陟二铺营村东一里多的落凤台寻找。”皇帝问:“有何标志?”“闺房脊上有银鸡朝着京都引颈啼鸣,娘娘头戴银冠,手捧玉印前来接旨。”皇帝准奏,随即派郭羽和李侍郎前来迎亲。

  二人来到二铺营村东一里多的后王拐村,发现路北的一座瓦房脊上,一对银鸡面朝京都正引颈啼鸣,看来,这定是娘娘的住所了。二人就来到这个院落,家里没人,王月娥还在黄河大堤上放羊哩!

  地保连忙跑向黄河大堤报信,王月娥听说了,扔下放羊鞭就返回家来。她路过大街时正好碰见一个卖豆腐的,随手买了五斤豆腐带回家招待客人。

  迎亲的郭、李二位钦差很远就举目观望,见来者果然头戴银冠(秃癣)、手捧玉印(豆腐),于是迎上前宣读了圣旨,王月娥俯首领旨,回家招待了他们。

  启程时,王氏家族竟没有一个人敢送,怕祸及全家。只有王月娥的二舅,岗头村的程钧邦站出来说:“数罢娘亲,就数舅亲。我甘愿送月娥出阁!”说罢上了马。

  程钧邦跟随迎亲的仪仗队来到保定界时,见轿顶上青云缭绕,不知轿内发生了什么事?他就用马鞭轻轻挑起软帘探看。谁知轿内“噗”的一声冒出一股青烟,烧瞎了他的左眼。原来王月娥正在脱壳。程钧邦看的过早,险些坏了事。

  月娥脱了壳,从轿内走出来与众人见面时。她已变成了一个花容月貌、神采飘逸的美丽女子了。众人无不惊喜万分。

  进京后,月娥就与三王完了婚。三王为世袭郑恭王,掌管朝中大事,励精图治,革除时弊,深得民心。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郑恭王去世了,小儿继承了父位,为二世郑恭王。他刚正不阿,坚持推行新政,以致得罪奸佞,遂被革职下狱。其母以教唆其子反朝乱政问罪,被赶出京都。王娘娘连病带气卧床不起,终前留下遗嘱道:“死后不入王陵,送尸故里,与家土长存。”

  王娘娘死后,由心腹之人暗地通知娘家领回尸体,并由王氏全族公祭入葬。逢年过节都有人上坟祭洒扫墓。(摘自《龙源传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