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今日武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莅武考察
贯彻谢伏瞻在武调研讲话精神
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
我县召开五家班子(扩大)会议
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快速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绿染大地绘锦绣
要闻简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染大地绘锦绣
——我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温淑均 通讯员 常彩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编者按:

  日前,从县林业局传来喜讯,4月23日,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我县“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据了解,我县是今年全市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县市。本报今日刊发县林业部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具体做法,以飨读者。

  每天清晨,城区的公园广场,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

  “绿树增多了,城市漂亮了,空气也更加清新了,当然有更多人愿意亲近大自然。”市民发出感慨,整个城市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犹如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田园风光。

  4月23日,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我县“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这是我县在绿化工作方面获得的又一殊荣,给我县绿化工作又别上了一枚绚丽的勋章。

  目前,我县森林活立木储蓄量达到5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3.9%,城区绿化覆盖率42.3%,村庄绿化覆盖率4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平方米……

  

  绿了城市

  “不出城而获林泉之乐”是现在县城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公园还没开园,就带孩子来玩儿啦?”

  “可不是嘛,天天盼开园,小孙子都等不及,这不成天嚷着让我带他过来玩!”

  4月26日,仰韶文化公园建设现场,记者看见家住龙源国际小区的一位老人已经开始带着孙子游园。

  仰韶文化公园是我县“1357”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1357”工程,从2011年年底启动,总投资19亿元,包括1个广场、3个入城口、5个公园和7条道路,是我县城建史上,一次性兴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计最优的城市公共设施。其中,武德广场、迎宾苑、龙兴苑已于今年1月1日建成开园,仰韶文化公园、覃怀公园、怡心园开园在即。备受关注的覃怀公园,位于迎宾大道与龙源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1080亩,是我县建设面积最大的公园,园内以植物景观为主,绿地覆盖率在80%以上,建成后,就如一个天然氧吧,把森林搬进了城区。

  据相关部门介绍,我县“1357”工程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入城口景观鲜明,道路宽敞亮丽,游园点缀其间”的迷人城市风光。

  除此之外,我县还认真制定、实施了城区绿地系统规划,邀请高资质单位和资深专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设计城区绿地,完成了工业路、迎宾大道、龙源路等主要路段的绿化美化;建成了人民广场、龙泉湖等一系列大型公共休闲场所。

  2009年,我县又将黄河水引入了龙泉湖;2012年,启动建设白马泉闸引黄供水项目,更为我们这个绿色环绕的城市增添了几分灵秀。

  

  美了乡村

  “如今,早上小鸟的叫声成了俺家的‘闹钟’。”大虹桥乡西小虹村段青枝的一句幽默话,道出了如今农村绿树多了,环境明显改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在抓住城区绿量提升的同时,我县按照田间道路林网化、农村社区园林化、农民庭院花果化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美丽乡村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社区绿化和生态村建设,大力开展村内街道和街心游园绿化,并在村庄四周营造环村林带,形成了村在林中、林绕村行的绿色景观。

  截至目前,已建成园林式村庄201个,全县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42.2%。

  生态廊道建设是乡村绿化造林的又一亮点。

  全县道路、堤防、河流,乔灌花草结合,用材与观赏林相配套,宜林则林、宜绿则绿、宜果则果,构筑起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驱车而行,有如“车在林中走,人在绿中行”。

  目前,我县已重点完成了郑焦高速公路、济焦新高速公路、新孟路、詹泗路、云台大道等省级以上道路和绿色通道精品工程建设;高标准建成了黄河、沁河大堤堤防河道绿化,其中黄河大堤淤背堤造林绿化宽度达150米,绿化长度110.1公里;完成了共产主义渠、人民胜利渠、蒋沟河等境内主要河流沿岸的生态防护林建设。

  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公路绿化733.9公里,绿化率96.7%,,其中省级以上道路绿化率100%,县乡道路绿化率95.7%;河渠绿化480.1公里,绿化率达到96.3%。

  

  富了农民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绿了城市,美了乡村,更富了农民。

  今朝若无绿树成行,明日哪有米粮满仓?

  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让老百姓家中有粮,袋中有钱。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以及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项目工程的相继实施,我县农田防护林从单一栽植树木发展到了林粮、林菜、林药间作套种,发展到了用材型、经济效益型混合发展的多重模式。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防护林3.37万亩,林网控制率达到96.5%。

  有着丰富土地资源的黄河滩区,是我县林业兴县、产业富民的主阵地。

  早在2001年,我县就提出了实施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工业原料林的兴林强县战略,并率先在黄河滩区引进推广107杨等优质速生用材林。

  2012年,我县又启动了黄河生态涵养带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滩区宜林地、平原撂荒地和四旁闲置地,在黄河滩区开通了东西长40公里、两侧绿化宽度100米的中心大道,大规模发展速生丰产林,迅速提升林木资源总量,全县成片造林达到16.5万亩。同时还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全县林业育苗1.14万亩,名优杂果基地种植1.7万亩。

  人间五月天,放眼黄河滩区,那满目苍翠更是遍地黄金。

  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大地绘成丹青。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建设生态宜居新武陟,掀开了武陟人民宜居幸福生活的新一页,也默默实践着一代务林人的绿色之梦,他们必将沿着“生态强基、林业兴县、产业富民”的发展之路,在这片土地上描绘更加美丽的风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