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温淑均)今年以来,县产业集聚区严格按照省政府“四集一转”的总体要求,发挥产业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打造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发挥产业优势,全力招商引资。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是县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为了增强这两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区强力招商引资,快速壮大产业规模,两大主导产业企业由2009年的21家发展到现在的83家。该区紧紧抓住我县在全省拥有专用车资质企业最多的优势,积极吸引郑州日产建设了年产2万辆专用车及40万套零部件项目,还引来了中汽(天津)装备、江阴乾坤汽配、福州金钧鑫汽配等14家近地化配套企业,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省重要的特种车辆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区内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在快速急剧膨胀,目前,已拥有药品生产批号500多个,年产医药针剂50亿支,居全国第一位。正在实施的医药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全国最大医药针剂生产基地的地位将更加巩固。
实施创新驱动,提升产业水平。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是该区不断提升产业水平的内生动力。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目前,已奖励企业53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姻,走产学研合作之路。该区主导产业中,已有49家企业与清华、北大、浙大等30多个高等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每年发放政府津贴0.8-1.5万元,一次性补贴购房金10万元,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70多名。围绕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建立创新平台,对建成创新平台的企业给予5-30万元的资金支持。目前,该区已建立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8个,其中,省级博士后研发基地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
强化要素保障,助推产业扩张。该区围绕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集中要素,集聚资源,打造关联产业发展的坚实平台。该区规划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搭建了 “六纵九横”路网,新建了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新建了职工培训教育中心,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向型企业快速集聚。建成标准厂房36栋,吸引32家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中小企业入驻,节约用地1600多亩,被国土资源部作为节约集约用地典型在全国推广。整合城投公司、银河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组建了注册资本8.5亿元的投资集团,累计融资13.8亿元,9.9亿元用于道路、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3.9亿元用于大指装备、长江石油机械、制动器开发等30多家企业贷款,为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