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行灵秀处 博爱青天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行灵秀处 博爱青天河
—— 焦作日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进青天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5月9日,焦作日报社记者“走进青天河活动”正式启动,本报30多名编辑、记者深入景区进行采访。
  本报记者正在进行采访记录。
  本报记者、编辑登上游艇感受青天河。
  青天河景区打捞工刘师傅正在打捞水草。
  青天河景区的建设工人正在垒砌钓鱼池边的坐凳。
  景区工作人员正在向记者介绍游客服务工作。
正在修建的环湖栈道

    青天河景区吊索桥

景区新建的凉亭和木桥

  青天河景区石鸡蛋景点
佛耳潭景点

碧水潺潺

野鸭戏水

青天河大泉湖

通往靳家岭的索道

小河流水

    青天河景区小瀑布
总策划  杨法育
策  划  王爱军
执  行  吕正军
统  筹  聂  楠
照  片  本报摄影美术部


 
   

  编者按

  青天河山水钟灵毓秀,古丹道观音灵验秀美。

  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由大坝、大泉湖、三姑泉、观音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先后荣获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十佳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

  青天河之“山”南北兼容,既有北国山川雄险之势,又有南疆河岳柔美之态,峰峦叠嶂,奇岩怪石,群峰竞秀, 令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

  青天河之“水”从天上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青山绕碧水,绿树掩古寺,山灵水秀,景随船移,船移景变,谈笑间,就足以把北国山水的伟岸和南国山水的柔美一一饱览。

  近年来,该景区投资数亿元,完善景区各项服务设施,修建了高标准景区通道,建成了以游客中心为标志的六大功能服务区,景区面积和观赏内容增加一倍,使青天河景区形成了旅游大环线,成为焦作山与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5月9日,焦作日报采访组一行走进青天河,深切感受到山灵水秀的青天河,正以崭新的姿态笑迎四海宾朋的到来。

  软件硬件齐提升 精雕细琢谋发展

  本报记者  高新忠  张  冬

  “景区发展,靠的不是单一的某个条件,加快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景区管理,一样都不能少。”说起近年来青天河景区的发展秘诀,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是明友向记者娓娓道来。

  5月9日,记者跟随本报“百名记者走基层”采风团来到青天河景区,目睹了景区里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

  记者坐上游船进入佛耳峡,一路上不时见到修建栈道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运输材料;在游船码头,只见投资500余万元的景区候车大厅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几名工人正在对大厅地面进行着整理……

  “青天河的山路不好走,这是许多游客对这里的第一印象。要想吸引更多游客,就一定要先从硬件上下功夫,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为游客营造更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是明友告诉记者,2011年下半年,该景区投资7000余万元,对景区道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同时,在景区内修建了长达8公里的步道,一改往日进入景区只能靠游船的局限性。

  为提升景区服务质量,该景区常态化聘请专业教师到景区进行礼仪服务、消防安全、宣传营销知识等培训,并组织全局干部工人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和“月月评最佳”活动,员工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技巧明显提高。

  “人才培养直接决定着景区的发展。因此,青天河景区一直将人才培养放在景区管理的第一要务。”是明友说,去年以来,景区先后把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具有领导能力的4名中层干部选拔为副科级干部,充实到班子队伍中,并提拔、调整了30余名中层干部。人事调整后,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勤奋工作、创新管理,为推动景区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我们还面向社会招聘了49名大中专毕业生,分布在技术性较强的岗位,为景区发展培养出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在产品营销方面,该景区通过市场调查,严格把控市场动态,顺应旅游形势发展,确定了“巩固省外客源市场,立足省内旅游市场,强力开发高端市场”的营销思路。近年来,该景区在周边19座城市及各县市区开通了青天河旅游直通车,方便散客来青天河旅游观光。利用节假日开展节会活动,带动景区宣传,一系列举措激起了旅行社推介青天河的热情。在今年全国旅游形势整体下滑的市场环境下,该景区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的旅游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说起下一步发展,是明友告诉记者:“今年,青天河景区高质量、高标准谋划实施了总投资3.78亿元的29个项目,内容涉及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全力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截至目前,我们已开工建设项目23个,完成投资8200余万元。当前,青天河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全面提升,景区今年目标收入5000万元,明年突破8000万元,后年力争过亿元,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景区项目建设 战犹酣

  本报记者  詹长松

  5月9日,雨后初晴,记者跟随本报“百名记者走基层”采风团来到青天河景区采访。

  初夏的青天河景区青山碧水、山花烂漫。记者在此除看到了游人如织的火爆旅游场面之外,还见到了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景。

  “为了全力打造国家AAAAA级精品旅游景区,创建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凸显青天河对博爱县旅游业的引领作用,我们景区今年投入3.78亿元,高标准、高质量谋划了29个项目。”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王乃念如是说。

  在通往青天河景区必经之路的涵洞处,有不少工人正在脚手架上忙碌施工。王乃念向记者介绍,该涵洞改造提升项目,投资500万元,目前涵洞口衬砌、洞内石壁清凿、浇筑混凝土洞壁等主体工程已结束,完成投资约430万元,预计5月中旬就可全部竣工。

  移步前行,记者来到了青天河综合服务区项目施工现场,这里也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50亩,计划投资1.6亿元。主要建设停车场、游客中心、门岗、办公区、宾馆、购物区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场地土石方开挖回填33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500万元。

  “为了弘扬青天河人扎根山区、艰苦创业的精神,我们修建了青天河精神纪念馆。”在该景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记者来到青天河精神纪念馆。该项目投资150万元,是在原青天河游客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建,主要用于陈列修建青天河水库时期的各种珍贵照片、实物以及雕塑场景。目前,该项目室内装修及外门头包装已完成,准备实施外墙雕塑,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

  除此之外,青天河宾馆、餐厅扩容改造项目,是以原职工宿舍、餐厅作为宾馆的配套设施进行扩容改造。该项目预计投资300万元,设置茶室、KTV、棋牌室、餐厅、会议室、休息套房等设施。目前,该工程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50%,预计6月底可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青天河景区今年开工的29个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千万元以上项目6个、3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项目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均创历年之最。如此之多的项目建设,怎样才能做到井然有序,并确保工程质量呢?

  “我们编制了《青天河景区总体规划》,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开展景区建设。”王乃念说,“我们还对项目建设进行了明确分工,班子成员人人分管项目,部分中层干部参与项目建设,并建立了青天河景区项目建设台账,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人和技术人员,坚持现场办公。同时,每周召开两次以上项目工作碰头会,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加大督导力度,注重施工安全、质量。”

  截至目前,在青天河景区规划的29个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23个,完成投资8209万元。

  亲水 近水 戏水

  —— 青天河景区项目建设做足水文章

  本报记者 张 鹏 杜 笠

  每次走进青天河景区,都能感受到景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5月9日,当记者再次走进青天河,身之所处、目之所及,仍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而这一切,不仅仅因为新购买的豪华游艇及水上巴士,也不仅仅是改造一新的青天河宾馆和游客服务中心的温馨舒适。

  这样的感受源自一个个业已竣工,或正在施工,抑或正在论证的项目,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让游客和青天河独特的水资源近些、再近些。

  从青天河大坝进入景区,乘船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即将竣工的大泉湖滨水栈道工程,给游客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更加惬意、自如的方式,游客们可以沿着这段总长6公里左右的栈道,徒步走进景区深处,那一池碧绿的湖水,就荡漾在你的眼前,你的身影也倒影在湖中,这一刻,人与自然混为一体。

  即便你选择乘船进入景区,在码头下船之后,你会发现水离你更近了。

  新修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滨水栈道,点缀其中的一个个亲水平台,定能满足你在青天河景区对水的所有渴望。

  再来看看这些项目。

  佛耳峡提升项目。该项目投资800万元,主要包括:引水造瀑、亲水平台、钓鱼池改造等。其中:佛耳峡引水造瀑旨在进一步做好佛耳峡的水文章,在现有瀑布的基础上,增加山门大石壁、浮屠峰大石壁、佛门潭石壁以及山门、公鸡峰等六处瀑布群。目前,浮屠峰以上瀑布群所需新建泵房及水泵、电机已安装到位,钢管及相关附属设施已焊接、铺设到位,供电线路、变压器等改造扩容材料正在购置,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今年6月底可全部竣工。

  观音峡瀑布项目。该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瀑布坝体总长约60米,浆砌石坝总高约7米,坝后观景廊道宽约2.5米、高约3米,坝后戏水区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目前,浆砌石坝体已建设完成85%,迎水面钢筋混凝土面板建设完成50%、观景廊道已完成钢筋混凝土立柱基础浇筑,正在进行柱体钢筋绑扎,坝后戏水区场地土石方开挖平整已经完成90%,预计今年7月底竣工。

  观音峡瀑布项目、佛耳峡提升项目、大坝至丹河桥河床开发项目、大泉湖瀑布项目等一系列正在谋划论证,或计划开工的项目,将使游客在这里欣赏到群瀑争流的山水魅力,体验到刺激漂流的清凉体验,享受到阳光沙滩的惬意时光。

  

  发掘景区文化 创新营销策略

  本报记者 原文钊 付凯明

  

  5月9日,记者走进青天河风景名胜区,感受“北方三峡”的特色旅游文化……

  乘着“飞跃号”游艇进入景区深处,只见沿河两岸风景深峡幽谷、山中有水、谷中有泉、奇草茂密、山花烂漫,一派美景尽收眼底;而崇山峻岭间的三教圣殿、三姑泉、青天河大佛和北魏摩崖石刻等景点的历史故事以及民间传说更令记者无限向往。

  “今年,我们为了创新营销策略,从发掘景区文化入手,以青天河的山水之秀,衬托文化之灵,以文化之灵,进一步提升青天河景区的知名度。”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齐高杰介绍。

  齐高杰说,以前青天河能够吸引游客的只有秀美的自然景观,人们对这里的印象也相对单一,发掘景区文化、创新营销策略是青天河景区今后发展的新思路。而随着青天河景区旅游项目的不断完善,秀美的自然景观将不再是吸引游客的唯一亮点。

  一路上,导游生动地讲述着景区内各个景点的历史文化和故事传说。当导游讲到北魏摩崖石刻雕刻的是男身观音时,勾起了记者对早期观音形象的好奇心。

  据导游介绍,北魏摩崖石刻雕刻是北魏永平二年的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2006年被评为国务院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期佛教传入我国时,观世音菩萨就是以男性的形象出现的,当时人们也称观世音菩萨为“送子观音”。由于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妇女在室内拜男佛是不方便的,因此经过长时间演变,观世音菩萨大约在元朝时期,便完全演变成了女性形象。

  “青天河景区内的诸多景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也将拓宽景区营销的新思路。”齐高杰说,“有了新思路,我们还要使营销手段更加丰富,从而开拓更加广阔的旅游市场。”

  据了解,2013年,为做好景区宣传的营销工作,该景区建立“四个一”工作法,要求景区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拜访一次旅行社;半年至少邀请旅行社来景区踩线一次;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每周至少和旅行社联系一次……今年年初以来,该景区班子成员已经带队走访了全市近百家旅行社,为全年宣传营销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该景区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创新,打破了原有的宣传体制,成立了四个市场部和一个策划部,力推宣传营销工作与市场接轨。

  “今年,在创新营销策略的推动下,青天河景区将积极立足省内市场,不断巩固省外市场,瞄准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场,努力实现客流量增加的新突破。”齐高杰充满信心地说。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