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困难职工到底有多少?困难程度怎么样?每年会发生哪些变化?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总工会采取“三个明确”措施,翔实了解和掌握困难职工情况,为及时救助帮扶奠定了基础。
为实现困难职工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制度化,该市总工会自3月下旬起,采取“三个明确”措施,对全市困难职工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共掌握了2000余名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一是明确责任。下发了《关于开展困难职工摸底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基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点)工作人员学习有关业务知识,明确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强化对档案建设在工会帮扶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极端重要性认识,为普查创造前期条件。二是明确范围。此次调查范围为全市所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含农民工),包括待岗、内退人员,做到一个不漏。三是明确标准。困难职工的界定标准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低保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但高出比例不超过30%的低保边缘职工;长期亏损的困难企业,连续拖欠工资3个月以上,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在岗职工;长期没有工作岗位,没有发生活费,又未自谋职业,没有其他经济收入的不在岗职工;家中有大病成员或突发性事故造成灾祸,导致家庭长年生活困难的职工。
调查摸底结束后,该市总工会根据困难职工的变化,及时组织人员修改补充完善了困难职工档案,做到需要帮扶救助的一个不漏,不再需要帮扶救助的及时调整,从而使帮扶救助工作更趋完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