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孙立坤强调:“一流就是示范,一流就是先进,一流就是典型,一流就是标杆,各项工作都要争一流、做示范,不但要在全省争位次,而且要在全国创一流。”争创一流主要是讲标准,坚持一流的工作标准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在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争创一流,实现焦作经济指标争先进位,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工作都争一流,应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
哲学家培根认为,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争创一流的思想才有争创一流的行动。因此,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对于工作上争创一流至关重要。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重要的是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是推动工作的原动力。责任意识强,就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追求,工作中就会自加压力、拉高标杆、夙兴夜寐,把每个环节、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责任意识淡漠,就会把工作当成与自己无关的事,毫不利己、高高挂起;开展工作时,就会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推诿扯皮、消极应付,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
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重要的是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个人进取心的源泉,失去忧患意识,人就会安于现状、裹足不前,更谈不上当先进、争一流。忧患意识强,工作中就会处处小心、时时在意,就会自觉拉高工作标准,千方百计把事情做好。忧患意识淡薄,工作上就会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工作标准自然下降。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重要的是增强精品意识。精品之所以是精品,是因为它注重细节,精雕细琢、好中求好、精益求精。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只有虑事精心、过程精细、技艺精湛,结果才能是精品,才能是一流。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竞争异常激烈,而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始终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制胜法宝。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精品意识强,干工作始终坚持“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在双侧严重股骨头坏死的情况下,刻苦钻研农技知识,三天两头往田间地头跑,历尽千难万苦,硬是摸索出“小麦高产技术8句话要领”,为修武粮食生产连创全国纪录作出重要贡献,还被《光明日报》赞誉为“精神硬骨头”。
二、要培育争创一流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力是人们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素质条件,是一个人干好工作、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想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必须具有一流的工作水平、高超的工作能力。要加强学习提升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学习是人们增长能力才干、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一个人必须天天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知识素养、业务能力,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那就很难胜任转型攻坚、绿色发展的重任,更谈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使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要积极实践强素质。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增强自身素质的载体平台。实现各项工作争创一流的目标,需要我们积极实践、大胆实践、科学实践。加强实践,就能够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转化为创先争优、勇争一流的工作能力,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科学思路、得力举措、扎实成效。离开实践,我们就会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困境。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伟大实践,给全市党员干部提供了练就本领、增长才干的绝好机遇,我们一定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着力养成当先进、争一流的工作能力。要借用外力增本领。干好工作、争创一流,需要我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也需要我们加强交流求合作,巧借外力增本领。为在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当先锋、作表率、争一流,急切需要我们拓宽视野、扩大开放,巧借外力、增强素质。要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增强我们的创新力、创造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要紧紧瞄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企业、资金、人才、技术,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以宽松的环境、优越的条件把它们吸引过来,为我所用,强身健体,优化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能力,加快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实效。
三、要营造争创一流的氛围
实现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必须在全市形成争创一流、奖优罚劣的正确导向和浓厚氛围,真正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工作一流的人受到肯定、得到实惠,让工作不力的人受到处罚、名利双失。要大张旗鼓褒奖先进。对于工作一流、作风一流的干部,要在提拔使用方面给予倾斜,让他们走到更加重要、更加关键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用他们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感染、带动更多的人思一流、创一流。对于发展速度一流、民生保障一流的地方,要经常表扬、厚爱三分,多给干部成长进步的机会,多给单位物质精神方面的鼓励。要注意发挥财政、税收、信贷的杠杆作用,对产品质量一流、发展前景一流的企业及时进行奖补,引导更多的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在广大企业中形成一流受尊重、一流得实惠的良好氛围。要毫不留情鞭策落后。对于工作进度慢、质量差的单位,要严肃处理,督促他们鼓足干劲、争创一流。要加大问责力度,对于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力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曝光一起,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纪律处分。要坚定不移强化保障。要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加强奖优罚劣方面的制度安排,清除奖罚不明的制度障碍,着力构建有利于创优争先的制度体系,为落实争创一流的要求提供有力保障。要建立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述职制度,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人民群众评议部门制度,通过评比,对工作一流的给予表扬,对工作后进的给予批评,让先进赢赞声、增干劲,让落后有压力、坐不住。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监督管理促进干事创业、作风转变,着力形成争创一流的导向,让争创一流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风尚。
四、要求得争创一流的实效
争创一流,争的是一流工作业绩,创的是一流发展成效。没有一流的工作实效,说得再多、再好都是搞形式、走过场,不仅不能推动发展,还会影响党的形象、贻误发展机遇。各级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全市工作“一盘棋”的全局意识,把力量凝聚在创一流上,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万众一心争先进,齐心协力创一流。各级党员干部都要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务实重干,把心思用在抓工作上,把力量用在促发展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形成争创一流的丰硕成果。要转型攻坚求实效。转型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全市的中心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上级对转型发展要求很高,群众对转型发展期待很大,转型发展任务繁重,必须克服困难、强力攻坚、实干实效。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都要围绕转型思发展、围绕转型干工作,以“十大建设”为抓手,用一流的发展成效助推焦作攻坚爬坡、转型提升。要绿色发展求实效。绿色发展主要是讲为民。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民,绿色发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干净的水,享受到蓝天白云,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成果。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转型发展全过程,以城市水系、生态网络构建为突破口,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一流的生态环境质量,创造一流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作者系修武县委副书记、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