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在中站区已落实为以项目为引领的‘五大行动计划’,63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32个,已完成投资5.6亿元。”5月15日,中站区委书记郑连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贯彻市委全会精神,重在落实,贵在实干。中站区咋落实?以实为本,以干为先。谋发展、图振兴,不干,都是空谈!”
干什么、怎么干?郑连武说,中站区就是要按照市委全会提出的“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牢牢把握“科学求进、转型提升”的总基调,持续推进思想转型、工业转型、三产转型、城市转型,加快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中站,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极作为,奋勇争先。具体来说,就是大力实施“五大行动计划”。
——工业转型提升行动。中站区的基础是工业,长项是工业,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中站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的西部工业城。正在实施的工业转型提升路径有三条:抓项目促转型,加快产业集聚,着力抓好投资30亿元的三木表层材料工业园、投资22亿元的氯化法钛白粉、投资10亿元的富钛料、投资10亿元的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总投资211亿元的52个重点工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现代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新型高档耐火材料和食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抓科技促转型,提升产业水平,年内力争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个,新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通过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鉴定20项,实施2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重大科技专项,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15亿元;抓循环促转型,加速绿色发展,编制完善循环化工园区规划,加快富钛料—钛白粉—涂料和冰晶石—白炭黑(二氧化硅)—光伏电池和六氟磷酸锂—锂离子电池等高端化的化工产业链循环发展,提升集约节约水平,促进中站区可持续发展。
——三产提速行动。三产是中站区的弱项,经过数年的积累,已具备加速发展的条件。中站区正在把第三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放大集聚区建设带来的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向三产集聚,优化经济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中站区做大三产的方略是:围绕山区抓三产,重点实施孤山湖水库、温泉度假山庄、葫芦寺水上乐园等项目,推动北部后花园形象提升;围绕工业抓三产,积极推进武钢物流、聚成物流等物流港项目,建设焦作西部仓储物流基地;围绕商贸服务抓三产,全面启动特色商业区建设,积极推进鑫广源大酒店、新星商务中心等10个房地产项目,培育城区经济新优势,打造城区建设新亮点;围绕文化抓三产,重点推进许衡墓“国保”建设、怀药文化产业园、太极蝌蚪五城堡旅游干线等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强力打造集休闲养生、仓储物流、商贸服务、创意文化于一体的繁荣新城区。
——金融诚信行动。中站区正在积极推进“一二三四”金融诚信工程,开通具有信用信息公示、查询系统的“中站信用网”,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激励约束、信用修复两大机制,完善纳税信用管理、合同履约信用管理、产品质量信用管理三大信用体系建设,建设纳税人税收信用、质量信用、企业综合信用以及个人信用信息四大数据库,综合利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努力打造规范有序、诚实守信、有约必践的“诚信中站”,使更多资本流入中站区。
——支撑体系行动。中站区突出抓好“四规、十路、四网、三园”等基础性、支撑性工程建设。“四规”是抓好北部山区综合开发旅游发展规划、特色商业区规划、现代商贸物流港规划以及化工产业园区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十路”是实施光华路、中南路、怡光路等10条道路建设和改造;“四网”是实施城区雨污水管网扩建,延伸城区天然气管网,启动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和城区网线体系规划改造工程;“三园”是开工建设衡苑矿山公园扩建工程,规划建设城市游园体系,申报建设省级森林公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打造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独具魅力的美丽新中站。
——民生改善行动。中站区按照“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原则,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增加民生投入,着力抓好总投资14亿元的12项惠民实事,扎实推进创业就业、教育提升、医疗健康、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生态建设、安全提升、社会管理和环境整治十大民生工程,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努力构建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城乡一体的和谐新中站。
“五大行动计划”集中发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中站、繁荣新中站、诚信新中站、美丽新中站、和谐新中站指日可待。郑连武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