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云台山家庭宾馆自我组合发展颇具民间智慧。1家星级宾馆是在4家家庭宾馆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租期10年,期满后宾馆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农户。像这样采取类似“BOT”模式建设的家庭宾馆在修武县岸上乡还有10多家,它们一不增加用地,二不产生拆迁纠纷,顺利实现了“自我升级”。
本报讯(记者王言 通讯员刘晓、书豪)昨日,记者走进云台山景区岸上旅游服务区,虽然不是节假日,游客依然不少,鳞次栉比的家庭宾馆生意兴隆。据悉,近来岸上旅游服务区家庭宾馆入住率平均达到70%。
“您好,欢迎光临!”记者信步走进云鼎山庄,服务人员主动迎上来打招呼。这家宾馆室内装修考究,墙壁上悬挂了许多以竹林七贤为主题的字画和云台山摄影作品,每层楼都精心设计了公共休闲区,摆放着古香古色的藤椅、茶几,供游客休憩,凭楼远眺天光山色。
“住这样的家庭宾馆感觉咋样?”宾馆客人、来自河北的刘女士听记者询问,高兴地和记者聊了起来。“过去出去旅游,住过各式各样的家庭宾馆,但没住过像‘云鼎’这样有田园特色、卫生整洁上档次的。住在这里真有回家的感觉,回河北后我会介绍更多的朋友来这里休闲度假!”
记者了解到,云台山家庭宾馆至今已经历了三代变迁。“老房老床”是第一代,“新房新床”但缺少规划和服务的是第二代,如今,布局优、服务好、档次高的是第三代。家庭宾馆上档升级,是云台山景区转型的需要,也是修武县积极引导的结果。
10年间,背靠云台山景区这棵大树,以岸上村为代表的一批省级贫困村家家户户建起家庭宾馆,搭乘假日旅游的第一趟班车,快速实现了脱贫。眼下,随着京能天阶、河南建业等资本大鳄纷纷进驻云台山景区,391家家庭宾馆该何去何从?
是挑战,更是转型提升的机遇。修武县谋定而后动,着力打造家庭宾馆升级版。从2011年开始,该县连续三年在毗邻云台山核心景区的岸上乡开展了创优环境提升服务集中活动,对宾馆从业人员进行服务礼仪、职业技能培训,重新设计装修宾馆房间,悬挂字画、摄影作品,设置家庭幸福墙,并打造30家示范户,通过典型带动,进一步创优软环境。
与商业大亨的大手笔投资相比,家庭宾馆自我组合发展更具民间智慧。云鼎山庄是在4家家庭宾馆的基础上建设的星级宾馆,租期10年,期满后宾馆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农户。像这样采取类似“BOT”模式建设的家庭宾馆在修武县岸上乡还有10多家,这些宾馆在不增加用地、不产生拆迁纠纷的前提下,实现了“自我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