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又到一年高考时。有的考生和家长会出现考前紧张、焦虑等情绪,还有的家长翻着菜谱天天想着法子给孩子做好吃的,有的家长为孩子上学环境及路上交通发愁。
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学生该如何调节饮食,5月23日,记者走访了有关人士。
保持平常心态 轻松应对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考试前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但是,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就会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例如,有的考生会出现情绪慌乱、恐惧、烦躁、神经过敏、失眠、头痛、吃不下饭,这些都是过度紧张的表现。”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副院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谢晓红说。
谢晓红建议,存在焦虑情绪的考生,可作一些适当的心理调整。1.大胆倾诉法:大胆地对亲人说出自己的内心恐惧和顾虑,释放压力。2.增强自我认同感:相信自己有特有的能力。3.音乐放松法:倾听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用心感悟,从中汲取力量。4.运动放松法:晨起慢跑,晚间散步,不要剧烈运动。5.深呼吸法:深呼吸调整情绪,遵循生活规律习惯,“不开夜车”,保证充足睡眠。
考生家长应做到不要过分关注孩子,保持平常心态和良好情绪,不要给孩子压力,不要在孩子面前唠叨。
合理膳食 注意健康
“考前切忌盲目改变食物种类,不要因高考临近而偏听偏信强迫孩子进食某种食物,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甚至会出现过敏现象。”河南煤化焦煤集团中央医院营养科主任、市讲师团首席营养专家董世坤说。
董世坤认为,考前饮食注意做到“四要”“四不要”。“四要”主要是指:保证大脑能量充足,早餐一定要吃好;保证大脑记忆牢固,要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保证大脑记忆清醒,要多吃易消化食品;保证考生安全赶考,饮食一定要卫生,冷饮不吃或少吃。“四不要”主要是指:不要盲目更换食谱,不要吃油炸食品,不要过食鱼肉以防酸中毒,不要盲目进补。
董世坤说,人的智力受许多因素影响,营养只是诸多因素之一,各类天然食物中已经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均衡地吃好一日三餐,就能满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