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麦收在即,里外都忙,可5月26日傍晚,雨一停,沁阳市柏香镇东司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廷杰还是把28名两委会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村民小组长召集到村委会开会。
为啥?就是让大家议议,省气象局支援东司马村建设的12万元专项资金如何使用。
20时,人员到齐,杨廷杰首先发言。
“去年这个时候,省气象局的鲍(玉辉)处长来到咱村驻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这一年来,他多次跑省里、市里争取项目,帮助咱村建成了省级生态村,修通了6米宽的出村路,架设了路灯,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省气象局也非常关心咱村,前几天,王建国局长带着全局职工的深情厚谊,又为咱送来了12万元的建设资金,这笔钱究竟该咋用,请大家议一议。”
话音落地,会场上立刻传出了啧啧的赞叹声:“好,这钱送得太及时了!”“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趁这个会我再次向大家报告一下村里的财务情况。目前,村里外欠村委会基建款2.5万元,农电线路改建的运输费、人工费8000元,修小街边沟补款9000元,上届村委会转欠款1.3万元。这次修出村水泥路还有8万元的缺口。”村委会委员、会计杨叙雷向大家交了底。
村民代表杨叙武快人快语:“这笔钱应该首先用于村外道路硬化欠下的8万元,这是鲍书记呕心沥血为我们争取来的项目,咱走上了水泥路,不能让鲍书记再作难。”
这个建议得到了21名代表的一致同意。
“除去道路硬化余下的钱,我认为应用于涝河清淤,雨季又快到了,这个不能耽搁。”村民代表杨廷银谈了自己的看法,有10多名代表表示赞成。
“是否该考虑一下村体育活动场所的整修和灯光、音响的配置,这个花费不大,但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村民代表杨廷笔说。
党员代表董朝阳建议修几个垃圾池,便于清洁工清理垃圾,党员代表范武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清洁工定时上门清收垃圾就挺好,还能为村里省几个钱。
“是否应该考虑村里村外植树绿化问题,咱村是省里的生态文明村,绿化问题应长远考虑。”村委会委员祁曙光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没有精彩的长篇大论,代表们用简短的语言直爽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坦诚地交流着彼此的建议,整个会场气氛十分融洽。一个半小时的讨论,大家通过表决最终决定,8万元用于道路硬化欠款,3万元用于涝河清淤,1万元作为机动支出。
临回家,杨廷杰向鲍玉辉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这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可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