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让安利志愿者冯艳杰感到头痛欲裂,前一晚为了商讨活动细节,大伙儿几乎一夜没合眼。这会儿浑身的酸痛,让她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姑娘”了。
揉了揉太阳穴,裹紧大衣,冯艳杰眯着眼朝车窗外望去。群山萧索,百树凋零,雾霾笼罩着山谷,狭窄崎岖的石子路上,满载矿石的大卡车激荡起漫天烟尘擦身而过,让她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霾是这两个月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词,眼前的乌烟瘴气让冯艳杰联想到的是孩子们的“心霾”。此次,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举办的“1公斤盒子”公益活动落户焦作,让冯艳杰和她的伙伴们都为之振奋。
汽车停靠在一排不起眼的破旧矮房前,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博爱县许良镇下伏头中心小学。
四九寒冬,穿着棉衣棉裤也不顶用,透体的寒意让大家瞬间清醒了许多。三位头发鬓白的老人和十几个满脸皴红的孩子在校门口站成了一排,他们就是下伏头小学的全体师生。
踏进满目疮痍的学校,一扇完整的门窗也寻不见,走进这里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彷佛置身于凡高的工作室,青色的墙壁在朵朵白灰的映衬下,流露出让人眩晕的杂乱。教室里没有供暖设备,孩子们怎么学习?“这么冷,受得了吗?”冯艳杰拉起一个大眼女孩的小手。“我们在屋里都戴着手套,就是写字的时候总握不住笔。”摸着女孩红肿着长了冻疮的小手,冯艳杰被灌进来的冷风刺痛了心。
顾不得暖身,大伙儿迅速上岗,沟通、详查、问询,一套具体的工作方案很快就出来了——修门窗、换采暖、建校门。大家一刻也不想耽搁,纷纷奔往各自的岗位。
采购的大任务自然落到队长冯艳杰身上。货比三家,质量叮嘱,冯艳杰对每个细节都用心把关,“这可是孩子们的心灵之窗啊,绝对马虎不得。”到达市场后,难题马上出现了,许良镇竟然买不到密封采暖炉,冯艳杰当即决定赶往毗邻的月山镇。
午饭时间,几个人赶到了月山镇,早晨的一个面包早已让大家抵御不住寒冷的攻击。可这会儿想到孩子们红肿的小手,大家都没了胃口,眼下没有什么比采暖炉更重要了!经过一番“挑剔”,他们如愿订购了心仪的设备。接下来校门怎么办?自然又是一下午的东寻西访,终于“丹心一片朝东去,购得一方大门来”。霓灯初上时,饥肠辘辘的志愿者们才放心地吃了口热饭。
翌日清晨,冯艳杰带领队员们早早赶到学校,积攒多时的“正能量”开始爆发了——你安窗来我换门,你装炉来我除尘。望着焕然一新的教室,大眼女孩悄悄告诉冯艳杰:“以后我再也不怕待在教室里了。”
第三天,阳光终于驱散了雾霾。走进教室,新炉子烧得正旺,一股暖意扑面而来,孩子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笑得格外灿烂。
当志愿者拿出“1公斤盒子”的工具和材料时,孩子们都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志愿者把工具分发给大家,并示范和讲解了用途和主题。早就迫不及待的孩子们一头扎进了创作的海洋里,一会儿功夫,教室就变成了生趣盎然的艺术馆: “无框板报墙”、“彩色海面花”、“米妮蝴蝶结”、“绘画大比拼”……
孩子们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天赋让冯艳杰颇为惊叹,也许不久的将来,这座大山里也会走出个艺术家来! 安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