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共青视点 | 动感青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六一前夕开展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
冯艳杰:邂逅另一种精彩
中站区50名“知荣明耻好少年”新鲜出炉
团武陟县委三项举措服务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
博爱县青年张大奎
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
人事代理公益性讲座
走进高校
焦作师专举办东南亚国家国际汉语教师招聘会
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决赛落幕
移动G3推动大时代
马村区实验学校举办庆六一诵读比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冯艳杰:邂逅另一种精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冯艳杰与博爱县许良镇下伏头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一起。
  安 利 摄
 
   

  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让安利志愿者冯艳杰感到头痛欲裂,前一晚为了商讨活动细节,大伙儿几乎一夜没合眼。这会儿浑身的酸痛,让她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姑娘”了。

  揉了揉太阳穴,裹紧大衣,冯艳杰眯着眼朝车窗外望去。群山萧索,百树凋零,雾霾笼罩着山谷,狭窄崎岖的石子路上,满载矿石的大卡车激荡起漫天烟尘擦身而过,让她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霾是这两个月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词,眼前的乌烟瘴气让冯艳杰联想到的是孩子们的“心霾”。此次,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举办的“1公斤盒子”公益活动落户焦作,让冯艳杰和她的伙伴们都为之振奋。

  汽车停靠在一排不起眼的破旧矮房前,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博爱县许良镇下伏头中心小学。

  四九寒冬,穿着棉衣棉裤也不顶用,透体的寒意让大家瞬间清醒了许多。三位头发鬓白的老人和十几个满脸皴红的孩子在校门口站成了一排,他们就是下伏头小学的全体师生。

  踏进满目疮痍的学校,一扇完整的门窗也寻不见,走进这里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彷佛置身于凡高的工作室,青色的墙壁在朵朵白灰的映衬下,流露出让人眩晕的杂乱。教室里没有供暖设备,孩子们怎么学习?“这么冷,受得了吗?”冯艳杰拉起一个大眼女孩的小手。“我们在屋里都戴着手套,就是写字的时候总握不住笔。”摸着女孩红肿着长了冻疮的小手,冯艳杰被灌进来的冷风刺痛了心。

  顾不得暖身,大伙儿迅速上岗,沟通、详查、问询,一套具体的工作方案很快就出来了——修门窗、换采暖、建校门。大家一刻也不想耽搁,纷纷奔往各自的岗位。

  采购的大任务自然落到队长冯艳杰身上。货比三家,质量叮嘱,冯艳杰对每个细节都用心把关,“这可是孩子们的心灵之窗啊,绝对马虎不得。”到达市场后,难题马上出现了,许良镇竟然买不到密封采暖炉,冯艳杰当即决定赶往毗邻的月山镇。

  午饭时间,几个人赶到了月山镇,早晨的一个面包早已让大家抵御不住寒冷的攻击。可这会儿想到孩子们红肿的小手,大家都没了胃口,眼下没有什么比采暖炉更重要了!经过一番“挑剔”,他们如愿订购了心仪的设备。接下来校门怎么办?自然又是一下午的东寻西访,终于“丹心一片朝东去,购得一方大门来”。霓灯初上时,饥肠辘辘的志愿者们才放心地吃了口热饭。

  翌日清晨,冯艳杰带领队员们早早赶到学校,积攒多时的“正能量”开始爆发了——你安窗来我换门,你装炉来我除尘。望着焕然一新的教室,大眼女孩悄悄告诉冯艳杰:“以后我再也不怕待在教室里了。”

  第三天,阳光终于驱散了雾霾。走进教室,新炉子烧得正旺,一股暖意扑面而来,孩子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笑得格外灿烂。

  当志愿者拿出“1公斤盒子”的工具和材料时,孩子们都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志愿者把工具分发给大家,并示范和讲解了用途和主题。早就迫不及待的孩子们一头扎进了创作的海洋里,一会儿功夫,教室就变成了生趣盎然的艺术馆: “无框板报墙”、“彩色海面花”、“米妮蝴蝶结”、“绘画大比拼”……

  孩子们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天赋让冯艳杰颇为惊叹,也许不久的将来,这座大山里也会走出个艺术家来! 安 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