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始终把服务群众放在重要位置
图片新闻
推动平安建设上台阶
巡返大圆通寺景区落成庆典举行
河南新时代交通发展集团跻身
中国交通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百强企业
导 读
焦作房信网日均点击量超过3.6万人次
博爱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再获省级殊荣
雨中看生态
严格实施行政问责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财政实力 服务“十大建设”
——访市财政局局长申相臣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核心观点 找准财政杠杆“支点”,当好经济蛋糕“酵母”,在撬动经济转型发展上多下功夫,在深化财税改革创新上多创红利,在转变作风服务社会中多见行动,激发全员活力,增强财政实力,为焦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多作贡献。

  本报记者 李 秋

  “‘十大建设’为焦作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书写了新的篇章,也成为全市财政系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实干载体。市财政局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十大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务实重干,激发全员活力,增强财政实力,千方百计为‘十大建设’贡献财力。”昨日,市财政局局长申相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面对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企业活力不足、社会资本欠缺、地方财力有限等现状,市委、市政府及时把握“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不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律,果断决策并克难攻坚进行“十大建设”专项行动,为焦作经济转型发展破解难题,增加正能量,同时勇于担当,为焦作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申相臣说,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审时度势,争分夺秒,务实重干,坚持以城市水系、铁路、生态等“十大建设”总体方略为指引,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持续创新公共财政改革,主动研究,及时争取,并具体运作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扶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战略政策资金,全力支持保障好“十大建设”重点项目建设。

  申相臣认为,各级财政部门应把服务保障好“十大建设”,作为能否贯彻落实好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和服务好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衡量标准。要在支持经济转型发展上多下功夫,坚持资本、资源、资产、资金“四资运作”,融资融现投资担保,搭建市场化组织平台,拓宽政策资金渠道。有效整合运作,优化中心城市道路布局,加大中心城市路网建设,加快环城快速国道建设,按照年度计划投资8.9亿元,支持市投资集团加快市场化融资。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与市投资集团等协调沟通,支持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同时,年初市本级预算安排水系建设资金6304万元,落实到市投资集团2088万元,杠杆支持解决项目资金难题。要发挥经济发展政策导向,服务保障城市公路交通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市信息化建设等重大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在市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年初预算安排1450万元用于林业生态网建设,目前已拨付410万元。积极争取生态建设中央资金1.9亿元,涉及10个治理项目,其中已基本完工4个。落实大沙河治理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项目资金支持。主动与市公路部门联系协调,努力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计划,斗武线、常付线等干线公路建设总投资7.11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85亿元。从加速我市信息化进程入手,拨付“无线城市”建设190万元,同时对旅游信息化、标准化项目进行了政府采购。

  在深化财税改革创新上多创红利,为项目建设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申相臣说,当前,我市被财政部确定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示范点之一,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分权制衡”体制,项目预算网上投票、专家论证、社会听证“公开透明”机制,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复式预算、参与式预算等涵盖政府全部收支完整统一的公共预算体系日趋完善,这些都为“十大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推进世界银行交通项目、GEF绿色交通项目等财政重点项目建设中,我市成功争取到世界银行1亿美元贷款支持焦作绿色交通及交通安全综合改善项目,GEF世界银行赠款城市交通战略合作伙伴项目焦作子项目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助力焦作“十大建设”和经济转型搭建好基础框架。5年间,我市累计向上级财政争取对于焦作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等一般转移支付资金12亿元,为焦作经济转型和“十大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转变作风、服务社会中见行动,树立全国文明单位的良好形象。申相臣说,焦作市财政局是全市唯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三连冠称号的行政机关,荣誉来之不易,现在更需努力。全市财政系统将从改进作风入手,主动加强与其他单位的衔接沟通,全力做好财政服务工作,为项目建设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充分发挥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示范等国家和省级战略优势,加强与中央、省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安全有效使用。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