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付凯明) 为了实现防汛工作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入夏以来,新区组织各部门早部署,一手加大投入抓防洪工程治理“硬件”建设,一手抓防治非工程措施“软件”设施,为防汛工作打下了基础。
全面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全力排查防汛安全隐患。新区在各乡镇街道汛前自查的基础上,对所有在建的涉水工程、城区防洪及沿河低洼处等重点防汛单位进行汛前检查,针对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一落实责任人、处理措施和整改期限,确保在主汛期到来前整改到位。
新区建立健全了区、乡镇街道、村、组和重点防汛单位“五位一体”的立体预警预防网络体系,完善了雨情、水情、灾情的预警预报机制,细化责任落实,强化协调配合,全力保障防汛工作科学、有序、快速开展;联系乡镇街道领导、区直单位和水利、农办、城建等技术干部深入各自联系点进行备汛督察指导,对所有防洪排涝设施进行拉网式检查。
强化汛期各单位、部门的应急值班管理,明确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健全各类应急管理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工情,及时会商,做到科学预报、及时预测、主动预警;突出做好强降雨期间安全防范工作,汛期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预警值班、畅通预警信息,根据需要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主动防控,确保群众及时防灾避险,保证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