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7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带领正在郑州参加全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的代表来到武陟县观摩,对该县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本报今日刊发该县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以飨读者。
“托管农户每亩土地年平均增收粮食110公斤,每亩增加效益264元;流转的土地年平均亩产达1200公斤,较一般农户每亩增产160公斤,合作社年增收粮食32万公斤,合作社成员年增收76.8万元。”日前,武陟县西陶镇财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史财旺掰着指头算起了经济账。
近年来,该县紧紧抓住创新农村经营体制这条主线,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为目标,强力推进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使全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一村一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自2005年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兴办以来,县委、县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连续七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县称号。
该县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在推动过程中,该县重点发展连片种植和规模饲养,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完善利益机制,大力推行“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等发展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采取订单生产、预约收购和入股分红等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在种植、饲养等环节获利,还可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效益,使农户能够从产业化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截至目前,该县在农业部门备案的合作社达53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明星社、龙头社、示范社60家,县级示范社141家,入社成员2.26万户,带动农户7万户。
严格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该县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形成了县和乡镇有中心、村有土地流转服务工作站的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该县财旺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土地的理念,切实加大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力度,共托管周边土地1万余亩,流转土地2000余亩,大力发展粮食种植,突出发挥农业机械高效快捷的作用,托管和流转的土地从种到收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在98%以上。
目前,该县已流转土地12.7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的24.7%。
该县建立了乡村调解、县里仲裁的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体系,每年通过培训宣传《土地承包法》《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发现有非法调整土地行为的及时制止。目前,该县共调解仲裁土地案件20起,维护了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
该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和22个涉农县直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使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去年,该县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共发放种粮直补资金1070.95万元、综合直补资金5177.6万元、“一喷三防”资金276万元、贫困学生补贴资金318万元;申报村内道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村容村貌改造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330个,申请各级财政奖补资金2736万元;共发放减轻农民负担监督卡15.4万张,立案查处减负案件3起,农民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黄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