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入夏以来,我市街头的夜市生意逐渐红火。约上三五个朋友,大家一起喝着啤酒、吃着美食,既经济又实惠,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儿。但是如果缺乏规范的管理,随之而来的噪声以及油烟、垃圾等污染物,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会带来一些治安、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规范夜市成为近期网友颇为关注的话题。
夜市的管理无疑比白天的城市管理难度更大,管理者不仅要错时工作,而且面对的是流动性很强的经营者。近日,记者对我市夜市进行采访时发现,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的夜市摊点少见了,城市的卫生、文明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善。
在市工业路西段南侧人行道上、龙源湖公园北门蓝带扎啤城等处的夜市小吃城内,记者看到的是规范有序的夜市摊位、整洁卫生的环境,经营者能够自觉地在道路两旁规范有序经营。记者与部分夜市摊点的老板聊天时得知,每天18时左右他们才开始出摊,而且桌子摆放整齐,服务员统一服装,菜肴新鲜卫生,市民们在文明就餐。在一般情况下零时停止营业,清理垃圾,保持整洁卫生的环境。
据悉,今年夏季,市城管部门在四城区及新区设置了14处临时夜市摊点和8处便民市场,带动夜市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对未经批准的夜市摊点,城管部门将予以取缔和整治。各城区城管局要派专人监管,责任到人,切实使便民市场秩序良好、卫生整洁。
根据规定,经批准设置的临时夜市摊点、便民市场,应划行归市、整齐有序,经营区域须画线定位、无油烟烧烤;严禁搭建各类经营性大棚和乱扯乱挂,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所有经营摊位应退出人行盲道经营,没有盲道的地方要退离道路沿石2米以外;所有经营户必须自备清扫工具和垃圾容器,做到纸屑等杂物随时丢入垃圾容器,摊收地净、整洁卫生;严禁乱倒垃圾和乱泼污水;便民市场100米之内要有公厕,达不到要求的要配备移动公厕。
当然,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少数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但由于商贩们都是利用手推车经营,移动方便,只要行人提醒一下便会让出通道。有的居民认为,小商贩占道摆摊,车辆难通行不说,食品质量和卫生也很难保证。一些食客将车随意停放在路边,把原本就不太宽敞的路面占去了大半,给部分市民的出行造成不便,需要加强管理。
小吃夜市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方便了市民就餐,同时也活跃了经济,增加了就业。市民对待小吃夜市的态度也越来越宽容,而众多小吃夜市的经营者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夜市品位、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与此相对应的是,食客的文明程度似乎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吃夜市要想健康有序发展,光靠经营者、管理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食客积极配合,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文明言行,让小吃夜市真正成为“夜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网友杂谈]
网友【520居士】:吃也是一种文化,也可以说是城市的一种特色。夜市吃的就是那种市井味,只要有需求,就会生存和发展。夜市是一个城市夜生活的代表,治理好了不但利民便民,而且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甚至可以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文化。
网友【火车头】:北京和杭州都对夜市有整体的规划,并且制定了具体的规范和管理措施。这样不仅解决了夜市存在的很多实际问题,而且使夜市做出了味道、做出了特色,成为城市夜生活中的一大亮点。
网友【逸风】:夜市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经营者也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网友【蓝海】:夏天天气热,市民有夜晚休闲的习惯,夜市摊点推出的各种小吃美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的夜生活需求。不敢想象没有这些夜市摊点,城市街道会有多冷清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