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目前三省高企申报和认定走的都是“快车道”,最大限度地减少程序和中间环节。企业申报只需市级科技部门审验盖章直接提交省科技厅,再由省科技、财政、国税、地税四个部门共同组织专家评审即可,湖北省认委会还要求须在专家评审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定。中介机构在企业的申报认定过程中发挥了市场主导作用。
武汉市武昌区科技部门负责人告诉考察组成员,武汉将原来的每年双月上报改为长年受理申报,企业申报认定不再受时间限制。
长沙市科技部门高新处负责人坦言,企业到市科技局申报只需10分钟。
而我省的高企申报目前依然执行着“最严”标准。以县市区企业为例,县市区企业需先分别盖完县市区科技、财政、国税、地税四个部门的章,再由市级科技、财政、国税、地税四个部门共同盖章,才由市级科技部门提交省科技厅,由省四个部门共同审定。这样的申报,最快也要两个月时间,且申报认定一年只有两次,错过了就得再等一年。同时,中介机构亟待规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府部门携手为培育高企服务也是三地的亮点。
今天的高企,就是明天的希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各相关部门都达成这样的共识。科技、财政服务在前,税务部门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少10%(国家规定企业所得税按25%缴纳,高新技术企业减10%,按15%缴纳,减免的税收用于企业科技研发)及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政策,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创新驱动的良性循环。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湖南省减免高新企业税收逾252亿元,仅长沙市高新区五年就减免高企税收32.15亿元,相当于2012年其全年入库税收。
税收尽管暂时减少,却有效涵养了税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帮助,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12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以不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的数量实现了全省28.3%的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显著。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3000亿元跃升到2012年的6500余亿元。
反差,令我们惊醒。这些年,我市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全市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种保障科技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机制形成并逐步完善,各部门也为创新发展提供主动服务,2008年至2011年,税务部门共减免高企税收4亿多元。但与考察的三地相比,我们服务创新的意识还远远不够,为企业营造环境、减负松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他山之石可攻玉,观念一变天地宽。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关键时期,如何打造焦作科技创新升级版,放水养鱼所带来的标兵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记者感言:三地放水养鱼,给人启示良多。
放水养鱼,就要把水放足,让鱼儿游得欢、长得壮,这样才更能激发鱼跃龙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放水养鱼,就要给鱼儿充分的自由,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必须由政府来做,什么又应该交给市场去做,让鱼儿们摆脱束缚,轻松前行。
放水就要放足,放水就要放心。万不可一个个规矩、一条条禁令管着,资源配置、优惠政策跟在频繁的检查和考核后面挤牙膏,弄得鱼儿们渴不死也游不动,精神高度紧张,更不要说有心思去跃龙门了。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要放水养鱼。鱼跃龙门,回报社会的将是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