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付凯明)6月3日,《消防栓被人拧开成喷泉 报修电话打过俩多小时才来人修》的报道见报当日,副市长胡小平即对此事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核查事实,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发生类似事件。
6月2日,市卫校西街与建设路交叉口西北角一消防栓被几个不明身份的人打开,导致自来水白白浪费,有市民多次打电话报修,但两个多小时后维修人员才赶到现场进行了处理。次日,本报以《消防栓被人拧开成喷泉 报修电话打过俩多小时才来人修》为题,对此事作了报道。
该报道一出,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广大市民、网友热议。报道见报当天,胡小平作出批示:“请田秘书长督导,请市住建局核查:1.为什么从报到修那么长时间?2.市政应急机制还有什么薄弱环节?采取什么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批示第二天,6月4日10时40分,市政府相关领导召集市政府督查室、市住建局、市消防支队、市水务公司和“12345”相关负责人召开现场会。会议要求与会部门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对此事一查到底。要通过这件事情,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给广大读者和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会上,参会人员每人面前放着一份该报道的报纸复印件。会议开门见山,直扑主题——消防栓是谁打开的?作为公共消防设施和应急设备,谁有打开的权利?“12345应急服务中心”是几点接到的报修电话、有没有电话录音、是否在第一时间将情况通知了相关单位?水务公司是什么时间接到的维修指令、又是什么时候派出维修人员的,为何两个多小时后才赶到现场?这样的工作作风如何向百姓交代?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各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表态,会后将立刻对此事进行追查,并将结果报市政府督查室。
市政府相关领导在会上指出,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其实反映的是作风建设的大问题,是工作态度和执行力的问题。怎么切实有效地改进工作作风,怎么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怎么树立良好的形象,怎么赢得群众的信任,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抓作风,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动真劲、真动劲。抓作风必须硬起手腕,有豁出去的勇气,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抓作风,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坚持不懈,经常抓、抓经常。”这是市委书记孙立坤对作风建设提出的要求。这一次,我们要对这件事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本报将对此事的调查处理情况继续进行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