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言
走出去,视野更开阔。
对产业升级的急迫,对科技含量的追求,对竞争优势的期待,对创新能力的渴望,不身处其中,难能体味。这是考察组成员一路感叹最多的。
比如说,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句达·芬奇的名言,恰是长沙科技文化融合的真实写照。依靠科技力量开发一个全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长沙样板引人注目、令人深思。
只有到了长沙,才能深切地感受到科技与文化一次又一次浪漫的邂逅,才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产业背后的科技魅力。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对于焦作而言,历史文化底蕴不可谓不深厚,文化产业的元素不可谓不丰富。然而,在我市文化产业探索多年却迟迟未能破题的困惑中,长沙市用科技作支撑,文化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长沙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仅孕育了瓷器神品——中国红和惊艳世界的烟花“大脚印”,催生了我国动漫第一股——拓维信息,更创造了蓝猫、虹猫蓝兔、超女、青苹果、快乐购等脍炙人口的文化品牌。
技术的突破,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文化产业。在十几年前,陶瓷大红颜料不耐高温还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烧制大红色瓷器是很多制陶人的梦想。长沙大红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彦征历经15年的科研攻关,攻克了这一难题,开创了中国工艺美术一个全新的品类——中国红瓷器。目前,该公司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佼佼者,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惊艳世界的烟花“大脚印”,至今令人难以忘怀。这个“大脚印”就产自浏阳。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长沙市先后安排超过1000万元的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用于支持花炮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建立花炮行业技术开发和推广服务平台等。浏阳产的“奥运五环”、“大脚印”、“笑脸”等一系列特效烟花创下国际烟花界多项世界纪录。浏阳也从单纯的花炮原产地,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与贸易基地。到“十二五”末,浏阳花炮产业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40亿元。
如果说,陶瓷、烟花是长沙科技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范例的话,那么,随着2010年长沙设立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支撑重大专项以来,动漫游戏、数字传媒与出版、创意设计、数字旅游等特色文化产业的崛起,则是新技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以拓维信息为例,作为原创动漫之都的长沙,动漫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而拓维信息在动漫领域另辟蹊径,将传统动漫与手机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打造手机动漫,这一领先于人的创意,借助科技的平台,使拓维信息一跃成为中国动漫第一股。
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长沙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经济规模和贡献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次于杭州、广州,居第三位。2012年5月,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长沙捧得由国家科技部、中宣部等联合颁发的“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牌匾。
动漫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创意湘军……用科技作支撑,长沙人满怀信心地表示,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力争实现1000亿元。
长沙科技和文化的融合,能不能给焦作的文化产业带来一些启发呢?
比如说太极文化产业。河南“两拳”中的少林拳,在发展得如火如荼,带动了整个少林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最有理由扛起太极文化大旗的怀川,却显得有些沉闷。前些日子,投巨资制作的一部大型太极舞剧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太极文化内涵的挖掘,如果用高科技来突出创意,是否会点石生金?
比如说“四大怀药”文化产业。有人称“四大怀药”是焦作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们是独一无二的,是任何地区都无法复制和取代的,目前“四大怀药”的深加工虽然有了一定的探索,但在资源整合、拉长链条等方面并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优势,还需要更多科技力量的注入和引导。
比如说绞胎瓷文化产业。瓷中君子同表里,神秘窑火过千年。在位于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的当阳峪窑遗址,一块现存的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记载:“时惟当阳工巧,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如今,绞胎瓷的复兴之路走得并不容易。由于绞胎瓷管理研发的整体滞后,当阳峪的几家绞胎瓷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产品档次偏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科技破题是重中之重。
比如艺术文化产业,比如文化旅游产业……
创意无限,科技文化的融合,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也让我们对我市科技文化的融合充满期待。
记者感言:
一部电影《阿凡达》,不仅创造了电影票房的奇迹,而且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科技与电影相结合的时代,它所运用的3D技术,不仅深刻影响着普通观众的艺术视觉审美,而且还从科技与文化的关系上改变了艺术的创造思维空间。
长沙之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其中激情四射的生命力。当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当创意和科技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呢?
长沙之行,让我们感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想象力,才是此行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