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 通讯员国伟、治国)修武县小麦高产创建传来捷报:6月5日,受农业部委托,省农业厅组织河南农大、省农科院、省农业厅部分专家对我市小麦高产创建进行了验收,4项小麦高产创建全国纪录中,修武占3项。至此,该县4年共创下11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为我市粮食高产创建作出突出贡献。
这3项纪录分别是:郇封镇整建制7.1万亩,亩产676.6公斤;郇封镇焦庄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92.6公斤;周庄乡郜屯村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94.8公斤。
一个耕地仅有31.4万亩的农业小县,缘何奇迹般地连年创下全国粮食高产纪录?
国家粮食安全是第一担当。修武对粮食生产这根弦始终绷得紧,主动融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方位保障粮食高产创建。每年列支财政预算的15%用于保障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累计投资1.3亿余元,建成“渠相通、井相间,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溉体系;连续16年深耕犁耙、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2%提高到2.1%,打造出25万亩高标准粮田。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左右奖励高产农户、补贴农民种粮、免费供应超高产攻关点和示范户种子化肥等。始终坚持保耕地红线,在项目建设、旅游扩张等项目用地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严格落实土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全县耕地面积不减一分。
科技引导和技术服务是第一支撑。与何中虎、张学勇、茹振刚、郭天财等国内知名育种专家合作建立粮种试验基地,引进小麦新品种10余个,实现由“卖小麦”到“卖种子”的转变,修武已成为粮食新品种认定“省考”“国考”的试验田。全县110名农技人员包村入户,与1500余户农民结成对子指导种田,特别是今年4月19日“倒春寒”,晚上所有农技人员和农户一起在地里浇水保温,确保小麦生长未受影响。种粮大户王祖刚说:“过去有些人不愿种田,现在种田省心,钱还不少赚,都争着当高产示范户呢!”
整建制推进确保粮食大面积增产。修武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立小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等60个,在粮食高产示范区的100个行政村培植1000个科技示范户,直接带动2万个农户参与高产创建,辐射近5万个农户推广应用小麦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培育植保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粮食生产合作社等110个农民合作组织,通过集约化、组织化发展,以点带面推广高产管理模式,推动农民增产、增收。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