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职业中专 刘 丽
一、巧妙导入——抓住学生的心理,先声夺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富有吸引力、感召力地导入,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问法、情景再现法、问题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导入的方法都可以让我们的课堂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
二、精巧设问——故设重重问题,诱导思维。
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才能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围绕解放战争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笔者提出了一连串问题:1.“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高潮是什么?”2.“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它 吗?”4.“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经四步设问,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学习兴趣高涨,他们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学科互补——运用语文教学法,相得益彰。
“文史不分家”,我经常让学生做“历史作文”。考中国古代史,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的读后感,考世界古代史,我要求学生写一篇“由新航路的开辟所想到的……”文章。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最终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完成历史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