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生态水系建设扮靓“美丽温县”
温县多家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今年前5个月企业所得税
入库税款突破千万元大关
马村区经济社会发展再擂重鼓
上半年“两税”收入超过两千万元
大爱无疆
马村区政协委员视察畜牧工作
优质计生美化群众生活
蔬菜大棚铺富路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蔬菜大棚铺富路
——记马村区待王街道西孔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合作社让俺干啥就干啥,保准不吃亏!”6月12日下午,正忙着采摘长豆角的秦连风一脸认真地说,“该施肥、该浇水,到时候合作社就通知,不用自己操心。”

  今年42岁的秦连风承包了2个蔬菜大棚。她说的合作社,就是马村区待王街道西孔庄村的丰绿蔬菜种植合作社。

  说起合作社,不得不提到担任西孔庄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哲。张哲自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一直为村民致富想法子、跑路子。1999年,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带领全村百姓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但他的想法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面对这种情况,张哲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党员示范成功了,再让群众跟着干。通过宣传发动、示范带动以及政策扶持,村民们建棚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几个月后,全村建起了20多座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当年除收回成本外,还净赚了不少钱。

  张哲并没有满足,而是在发展特色农业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发展。2005年,他率先成立了丰绿蔬菜种植合作社,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讲解蔬菜种植技术,集中采购塑料薄膜、农药、化肥等农资,购进了杀虫灯和智能化农药残留综合检测仪,随时检测菜农上市的蔬菜,保证了蔬菜的质量安全,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如今,该村有蔬菜大棚80座,每座大棚年均效益都在1.5万元以上,生产的蔬菜被国家农业部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谈到下一步工作目标,张哲笑着说:“菜农的大棚越来越多,村里的灌溉机井不够用了,我们争取在今年冬季前再打3眼井,让每户菜农都能随时用水……”言语间流露出他对菜农的关切之情。

  赵建设 盛妍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