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让俺干啥就干啥,保准不吃亏!”6月12日下午,正忙着采摘长豆角的秦连风一脸认真地说,“该施肥、该浇水,到时候合作社就通知,不用自己操心。”
今年42岁的秦连风承包了2个蔬菜大棚。她说的合作社,就是马村区待王街道西孔庄村的丰绿蔬菜种植合作社。
说起合作社,不得不提到担任西孔庄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哲。张哲自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一直为村民致富想法子、跑路子。1999年,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带领全村百姓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但他的想法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面对这种情况,张哲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党员示范成功了,再让群众跟着干。通过宣传发动、示范带动以及政策扶持,村民们建棚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几个月后,全村建起了20多座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当年除收回成本外,还净赚了不少钱。
张哲并没有满足,而是在发展特色农业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发展。2005年,他率先成立了丰绿蔬菜种植合作社,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讲解蔬菜种植技术,集中采购塑料薄膜、农药、化肥等农资,购进了杀虫灯和智能化农药残留综合检测仪,随时检测菜农上市的蔬菜,保证了蔬菜的质量安全,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如今,该村有蔬菜大棚80座,每座大棚年均效益都在1.5万元以上,生产的蔬菜被国家农业部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谈到下一步工作目标,张哲笑着说:“菜农的大棚越来越多,村里的灌溉机井不够用了,我们争取在今年冬季前再打3眼井,让每户菜农都能随时用水……”言语间流露出他对菜农的关切之情。
赵建设 盛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