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636人,就业形势总体上稳中向好。但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供需失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处于毕业季的新生代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重名企轻民企,使近期以来的就业形势就像5月的天气一样冷热不均。为揭开就业市场冷热不均的面纱,近日,记者到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行采访,有关负责人就今年5月的就业形势进行了盘点分析。
大中型企业受热捧
镜头回放:5月16日,中原工学院,市人社局组织我市65家企事业单位在此举办2013年经济转型示范市人才引进暨校园招聘大会。以国企、外资企业等本市行业巨头为代表的大中型企业为毕业生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了省城10余所高校4000余名大学毕业生,现场热火朝天,当天就有885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
5月25日,焦作师专,我市2013年夏季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暨高层次人才引进,新乡、焦作、济源三地16所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联盟签订现场,145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提供2743个就业岗位,吸引了35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上会择业,两天时间有857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据我市人才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以上两场校园招聘会,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参会的用人单位都是精心挑选的大中型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实力,大部分资产上亿元,属于焦作市龙头企业,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无论是企业用人规范程度,还是人员待遇,都代表了焦作企业的良好形象。
一位放弃返乡的山西籍毕业生曾向记者坦言:“看到焦作的企业不仅实力强、待遇高,而且各种社会保险也很齐全,我决定在焦作发展。”
小企业招工难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平时的就业招聘市场,一些普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却鲜有毕业生光顾,中小企业由于吸引力不够在招聘时遇冷。
镜头回放:5月22日,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民营企业招聘周现场,尽管有72家民营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2700多个,但中小民营企业展台前却大多门可罗雀。记者在某大型超市招聘简章上看到:招聘理货员15名、收银员10名、保安10名、水电工3名,工资1300元至1500元,最高可拿到2200元。“超市的用工需求很大,也不需要太多技术,却很难招来人,更留不住大学生,春节前后招聘的50人,坚持下来的不多,尤其是23名大学生一个也没留下。”该超市负责招聘的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5月21日至27日,我市民营企业招聘周期间,635家民营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11929个,全市共有3051人达成就业意向,与去年招聘周相比,人数有所减少。很多民营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招工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年轻人跳槽频繁,企业留人困难。为此,企业也使出了留人招数,为员工提供五险一金等待遇,还实行内部竞聘制,为员工提供广阔晋升平台。
据介绍,我市民营企业的户数已占全市所有企业户数总量的98%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80%以上。一边是中小企业招人难,一边是大学毕业生求职扎堆难就业,供求双方的尴尬境地使5月份以来的就业形势陷入怪圈。
多方建议找对策
如何破解这种尴尬的境地?最重要的是供、求双方都要摆正心态。
“这主要是由于供、求双方定位不同造成的错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应对工资待遇方面有过高的要求,可以选择先工作积累经验,机会成熟后再去创业。对于企业,要看到吸引人才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附加效益,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如果双方都能够摆正心态,相信供需矛盾就会得到有效缓解。”最近一直在作企业市场调查的市人力资源市场副主任焦晓留说。
我市今年高校毕业生即将离校走向社会。据了解,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前期开展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的基础上,将采取积极措施,跟进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工作。
“促进大学生就业,关键是两条:一是搞好供求对接,二是搞好就业服务。首先,大学毕业生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提供真实可靠的求职信息,近期,我们专门对企业用工岗位进行了核实更新,并在网站和媒体公布,就是要搭建起供求对接的桥梁。同时,将加大专场招聘会举办力度,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广泛宣传各类创业典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他们尽早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市人社局局长韩明华讲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