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第三届“冬病夏治”节即将开幕
糖尿病患者的守护者
夏季腹泻 辨证施治
含漱疗法治牙痛
“冬病夏治”要避免四大误区
三 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病夏治”要避免四大误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误区一:“冬病夏治”并非只是贴敷

  说到“冬病夏治”,人们马上会想到贴膏药,其实贴敷只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冬病夏治”主要为中药外敷,即三伏贴,将中药制成小药饼,根据不同的病情,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贴敷,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贴敷外,还有中药内服、艾条灸、艾柱灸、脐疗、穴位注射、穴位拔罐、刮痧、药膳等,都是“冬病夏治”增加疗效的重要措施,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误区二:“冬病夏治”并非包治百病

  不少人认为“冬病夏治”能治百病,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并非所有的病都能“冬病夏治”,有些疾病就不适宜,如热性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热证”者,皮肤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咯血及其他出血症患者。

  此外,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一个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而产生病症的原因又因人而异,所以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冬病夏治”。比如,孕妇、对药物过敏的人、短时间贴敷即会大量起水疱的人都不宜“冬病夏治”;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不适宜开展此项治疗;两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进行贴敷治疗,因为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

  误区三:“冬病夏治”效果并非立竿见影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一般要连续3个夏天才比较稳妥,实际治疗中,很多小孩家长却是见好就收,结果往往功亏一篑。其实,“冬病夏治”属于预防性的治本之法,但这种疗法并非立刻见效,而是个综合治疗的过程,要坚持调养3~5年。

  误区四:“冬病夏治”并非限于内科疾病

  很多人以为“冬病夏治”适合哮喘、肺气肿等内科疾病,事实上颈椎、腰椎、骨关节等方面的疾病也适合“冬病夏治”。因为夏天毛细血管扩张、微循环改善,新鲜的血液、营养易通达皮毛,而代谢废物等致痛物质也易吸收消散,肢体酸胀、僵硬、疼痛等症状往往会因此缓解,甚至消失。 新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