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6月18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了修武县周庄乡东长位村天昊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在这里记者看到,大棚内成群的蜜蜂正在给花授粉;大棚外工人们正在忙着将刚摘下来的一箱箱新鲜蔬菜装上卡车,准备运往各地的蔬菜市场。该合作社理事长黄春生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经过两年的发展,正逐渐走向正轨,如今这里的蔬菜日产量达1000公斤以上。”
合作社成立两年,为何刚刚走上正轨?黄春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创办合作社以来的奋斗历程。
2011年年初,在外地打拼十几年的黄春生很看好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前景。于是,他毅然放下手中的生意,带着160万元积蓄返乡创业,在村里流转土地100余亩,建造了12个半地下蔬菜大棚,开始了二次创业之路。但天公不作美,正当黄春生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连日的大雨严重冲刷了当地的流沙土层,使得他刚刚建好的12座大棚全部倒塌。
出师未捷身先死?黄春生不认命。
为了坚持把合作社办起来,黄春生干脆卖掉了自己的住房,将全部家底儿都投入到了大棚的翻修中。“那时候我真想放弃,刚开始创业就遇到这么大的挫折,我的天好像塌了下来。”黄春生说。
2012年3月,黄春生尝试着在整修好的5个大棚中种植西红柿和苦瓜,得到了较好的效益,逐渐恢复了“元气”。
今年春节前,正值蔬菜价格走高,很多人建议他给西红柿打催红剂,以赶上节前上市。但黄春生一直坚持无公害种植的理念,不求短期效益,放弃了一次大赚一笔的机会。
“我种的是无公害蔬菜,宁肯钱不挣,也不能欺骗消费者。”黄春生说,由于错过了最佳上市时机,西红柿生长时间过长,上市时,他的2万公斤西红柿大部分都熟透了,只剩下1万公斤能够上市销售,而价格也从节前的10元1公斤,降到了3元1公斤。
“咱合作社的特点就是无公害蔬菜,你看这大棚里养了1万多只蜜蜂,是专门为蔬菜授粉的。”黄春生说,蜜蜂授粉能使果实增大,畸形果率降低,而减少激素应用,还能有效地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喂,好的,下午我就过去谈谈咱们的合作意向。”采访中,黄春生接到了县委农办打来的电话,邀他去商谈向某大型超市供应蔬菜的合作意向。
两年来,合作社的发展虽然历经艰辛,但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据了解,修武县农业局为该合作社免费配备了无公害蔬菜检测仪器,并提供技术指导;县财政局为合作社争取到了建设资金,打井、修路、硬化地面,并赠送了6台太阳能夜间杀虫器。
今年年初以来,黄春生种植的6种蔬菜的日产量都达到了150公斤,合作社的发展也逐渐成熟。“下一步,我准备再修建养猪场和养鸡场,与无公害蔬菜种植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走出蔬菜大棚,黄春生望着开阔的天空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