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近日,有学生家长致电本报,反映我市一些小学门口的商店或者地摊,出售的各类玩具包装粗糙,甚至有些还很低俗。这些家长认为,这不仅会让孩子养成花零花钱的坏习惯,还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
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记者对我市一些学校附近的商店和地摊进行了暗访,发现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
学校周边“三无”玩具包装粗糙
6月19日18时许,记者来到团结街小学。在学校门口北侧,有一个商贩摆着地摊,地上摆满了各式玩具。和大商场出售的玩具相比,这些玩具包装简陋,甚至还有一些玩具带有赌博性质。
记者在摊位上随手拿起一款名为“胜者为王”的玩具,塑料包装上面没有厂家、厂址、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更看不见玩具3C认证标识,里面的色子和玩法明显带有赌博性质。记者还发现,这里的多款玩具还存在掉色、有刺鼻气味等情况。此时正是放学时间,不少学生围在玩具摊前。
20日,记者又来到东环路小学。“妈妈,给我点钱,我的‘铠甲勇士’昨天坏了,今天要买个新的。”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小男孩就向来接他的妈妈要钱买玩具。
记者在此看到,玩具摊上有变形机器人、面具、小手枪等玩具。随后,记者拿起一款名为“铠甲勇士”的长剑形状机器人,其包装盒上除名称是中文外,其余全是英文字母,生产地、3C认证标识都没有。
在另外一家出售玩具的小商店,记者询问店主为什么这些玩具都没有相关标识和认证标志时,店主说:“想买正规玩具得去大商场,我们这里的玩具价格低廉,是卖给小孩子的。”
家长担心影响孩子健康
原先生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告诉记者:“孩子年纪小,自制能力差,零用钱基本都买成玩具了。这些玩具质量差,有怪味,还掉色。虽然经常给孩子洗手,但我还是非常担心孩子的健康。”
沈女士的孩子也上小学,她表示,从新闻上看到“三无”玩具大多出自地下作坊,玩具成分中含有不少有害物质。她从不让孩子购买这种玩具,可孩子有时候还是把省下的零花钱买成了玩具。
随后,记者询问了几名正在买玩具的学生,他们大都不知道什么是“三无”产品,购买这些玩具只是觉得好玩。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这些玩具存在安全隐患,质量方面也不过关,而且有的玩具还具有破坏力,会威胁到孩子的安全。”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学校周边的玩具摊和小商店出售的玩具确实令人担忧,孩子的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毕竟有限,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