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航天员完成首次太空授课
为实现强军目标输送高素质兵员
焦作净影——诗兴大发的胜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6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净影——诗兴大发的胜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净影峡谷仙风阵阵,紫云缭绕,山水奇特,钟灵毓秀,是休闲旅游的胜地,也是文化寻踪的绝妙去处。走进净影峡谷,除了仙风猿鸣、松涛瀑歌以外,我们还能隐约看到古代圣贤的缥缈身影,还能听到唐宋诗人飘荡在山谷之中的吟唱,还有净影禅寺悠远静谧的钟声,更是将你带往古朴静远的神圣境界。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经游览净影寺。王维是山西祁县人,从小就聪明过人,是难得的奇才。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21岁时就考中了进士。之后的王维由于仕途不顺,便开始崇信佛教,人称诗佛。王维的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一生,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由于笃信佛教,喜爱山水,又喜欢写诗画画,王维当然要到当时具有无限风光和深厚佛教文化的净影寺去游览了。王维在净影寺吟诗作画,沉醉其中,可惜的是,王维在净影寺中的诗画作品在漫长的岁月中流失了。只留下他走出净影禅寺,登上云台山茱萸峰之后写下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我们不知道作为王维好朋友的另一位唐代山水诗人祖咏是不是和王维一起去的净影寺,但是,我们知道喜欢山水并向往隐居生活的祖咏曾经在净影寺小住过一段时间。祖咏来到净影寺中,沉醉于奇妙山水和暮鼓晨钟之中,一下子仿佛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他游览寺庙,听高僧讲经,他登山涉水,痴迷于山野之中。最后,祖咏来到了净影寺东边的古说法台,写下了著名的《题远公经台》。诗中写道:“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如果说王维和祖咏还只是因为向佛和慕名山水游览了净影寺的话,那么,金末的大诗人元好问则是对净影寺有着深厚情感了。

  元好问应该不止一次来过净影寺,并且是携家人同来的,他在净影寺访僧、拜佛、听经,留下了不少诗作。目前,史书有记载的有以下两首。《洪谷圣灯》是有记载以来第一篇关于净影寺金灯的诗作,且是多盏金灯,其中“一灯一灯又一灯,山僧失喜见未曾”,惊坏了僧人和游客,是研究净影寺金灯现象的重要文献。

  金末元初的大政治家王磐对净影寺也情有独钟。王磐曾骑马带着随从游览净影峡谷,并写有《洪谷山》诗一首,其诗云:“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今晨到洪谷,驱马五松边。未移金门寺,还指元康烟。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何当重经过,岩下细流连。”

  宗道是金代贵族,喜好山水,曾游净影寺,作《宝岩僧舍》诗。其诗云:“寂寂钟鱼柏满轩,午风轻飏煮茶烟。西堂竞日无人到,只许山人借榻眠。”

  赵秉文是金代重要的作家之一,诗、文、书、画皆工,赵秉文多次慕名来到净影寺小住,在这里,他写出了“宝岩洪谷西窗梦,不信秋来不上心”之句,洪谷宝岩寺即指净影寺。

  姚学甲是清代名士,字联芳,号半塘,姚学甲曾经在乾隆年间游览净影寺,作有《洪谷圣灯》。诗云:“洪谷十里秋风劲,天阴月黑禅窟净。旧闻金门寺前灯,山僧指示名曰圣。俄尔一点山中明,浮光吹乱遥带映。……佛法定有灯可传,灵台不灭西教盛。千灯万灯总一灯,灯灯相续明真性。”

  孟颜,字怀溪,明代山西泽州人。他曾数次到净影寺游玩,和净影寺的方丈住持有很深的友谊。后来,净影寺重新修缮,寺内的住持和尚素慕孟颜的文章大名,便邀他作《重修青莲寺下院古净影寺碑记》,这是现存有关净影寺来历的最早实物资料。碑记云:“夫太行胜景,山明水秀,四顾峰峦拥翠。山杰地灵,石拱水潮。去寺有八十里许,地隔二里,下院古迹净影禅寺,肇自开皇年高僧远公,祖师俗姓李氏,挂锡桂逢之地,卓锡龙门水,出寺有说法台俨然尚在。龙角山恒为听徒,狮子山狮子蹲距授记,黄龙洞黄龙时来听经。师神迹甚多,难以备述。齐承光二年,抗诏护教,祥藏部字函高。禅位七十春秋,卒本寺。寺基年历绵远,代不乏人焚修……”

  明代文人王绪宏也曾写过一首意境不错的五言诗《净影寺》:“四围山壁立,天光一线通。岩开知鸟道,嶂合是幽宫。塔影千年月,涛鸣六月风。应知谭法处,龙象报神功。”清代学者程之玿曾十分精细地考察游览净影寺,写下了长达三十行的《题宝岩寺诗》:“花园村居太行巅,上有古刹栖古禅。入夜金灯往往出,乍明乍灭树林边……” 

  在众多的诗章中,我们也许分不清作者对净影峡谷和净影寺哪一个更加偏爱,但我们知道,净影寺和净影峡谷如今早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了。诗人们对这片山水的吟诵,已经沉淀为一种散发着清香的文化土壤,为我们孕育出一片文明之花。⑨

  新时代宣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