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郭会宾)日前,笔者来到谢旗营镇庙小段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畦畦正待稼接的红叶碧桃和一行行嫩绿的红花槐,整个村庄宛如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令人神清气爽。
“这些都是我们村去年以来流转的土地。”该村支部书记王金堆指着眼前一片翠绿的苗木介绍说,“我们村一共有耕地3000多亩,流转了1200亩,全部种植苗木花卉。土地流转前,群众净收入每亩也就500元左右,土地流转了以后,不仅每亩地能挣到1000元的土地租金,而且还可以外出打工,不能外出的,也能在流转的土地上打工挣钱。” 这是谢旗营镇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谢旗营镇坚持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2013年,该镇土地流转呈现规模不断扩大、流转形式多样、多种组织参与的特点,全镇5.8万亩耕地,已流转土地1.2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21%。
政策扶持抓服务。该镇投资5万余元,成立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不断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强化土地流转管理。召开由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合作社负责人、苗木种植大户等参加的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土地流转协调会,搭建平台,协调流转土地;先后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流转大户50余人到许昌市鄢陵县、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等地参观学习土地流转工作,提高了镇、村干部的土地流转意识。
产业经营促流转。该镇将招商引资与土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以土地流转带动招商引资,以招商引资促进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产业经营。按照“农户自愿、市场主导”的原则,以“委托转包、有偿租赁、互换土地、有偿转让”等方式将土地集中流转给企业或合作社,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坚持“先付租金、后用土地”的原则,建立土地流转收益递增机制和农业经营风险防范机制,保障流转土地农民权益。目前,该镇已与盛兴苗木、绿华农业、天下佳诚等10余家合作社、农业公司达成土地流转意向,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流转土地5000余亩,有效盘活了农村土地,达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
谈到下步的土地流转工作,谢旗营镇党委书记柴英杰信心满怀地说:“根据谢旗营镇苗木花卉种植发展优势,我们理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出形象的工作思路,力争今年再流转土地5千至1万亩发展苗木花卉,建成新孟路、詹郇路和武乔路三条苗木花卉精品种植长廊,真正让群众在土地流转中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