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低进优出喜看桃李争妍
加速崛起实现节节攀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进优出喜看桃李争妍
加速崛起实现节节攀升

—— 记跨越式发展的博爱县第一中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县领导的陪同下,莅临学校调研。
  县委书记葛探宇(前左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平启(右一)到学校调研高考备考工作。
  疯狂英语讲座
  助学金发放仪式
  塑胶跑道和标准化操场
  省一级食堂
  气势恢宏的学校大门
 
   

  本报记者 朱明哲 本报通讯员 张战胜 李 佳

  喜报

  热烈祝贺博爱一中2013年高考捷报频传,再创佳绩!

  一本上线126人,比去年增加45人,比2010年中招一本希望生增加112人,增长率居全市第一,再创历史新高!

  二本上线486人,比去年增加97人,比2010年中招二本希望生增加306人,增长率居全市第一,再创历史新高!

  刘振东同学以622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市理科第8名(中招577分居全县第80名)。

  近年高考,博爱一中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跨越!这是全体师生自强不息、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勇争第一的结果。

  在此,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博爱一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博爱县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校园,校园内高楼巍峨,花团锦簇,绿树葱茏,书声琅琅。这就是省示范性高中——博爱县第一中学。

  博爱一中创立于1951年,占地400亩,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50人,在校生4000余名,64个教学班,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师资雄厚、人才辈出的现代化寄宿制新型高中。

  更新理念,跨越发展

  办学业绩节节攀升

  低进优出,困境前行

  “三苦”精神扭转偏见

  62年的办校历史为博爱一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始终坚持“先育人,后教书”的教学思想,确定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近年来,博爱一中充分利用名校资源,发挥名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学校先后被确立为“中国语文教育学会研究基地”“中科院心理研究教育实验基地”“中央教科所教育课题实验学校”“全国语文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基地学校”“河南师范大学实习基地”等,并荣获“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省文明学校”“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先进学校”“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省一级食堂”“市级园林单位”“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市级绿色学校”“市AAA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尤其是高考成绩连年攀升,亮点纷呈: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871人,增长率居全市第一。王云飞以639分荣膺全市文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李志刚以659分名列全市理科第8名并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崔鑫岩以652分名列全市理科第10名并被武汉大学录取。

  2012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1013名,增长率连续6年居全市第一。全市理科前5名该校独占2名:毋钦以651分名列全市第3名并被复旦大学录取;申志航以634分名列全市第5名并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张旭以610分名列全市文科第7名并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低进优出,困境前行

  “三苦”精神扭转偏见

  众所周知,该校在发展的道路上,充满坎坷与艰辛。由于多种原因,博爱一中的优秀生源处于绝对劣势,和其他县市存在较大差距,这样的差距在高中阶段想要赶超其他高中,需要付出几倍于他人的努力,实属不易。

  思路决定出路,信心决定成败。

  面对优质生源的外流,博爱一中全校师生没有气馁,没有怨天尤人。他们卧薪尝胆,自我加压,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他们铭记焦国利校长提出的“领导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以勤奋来弥补优质生源的不足,用苦干去扭转外界对博爱一中的偏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优异的教学成绩留住优秀生源,真正实现了“低进优出”。

  最终将中招全县第98名的王云飞打造成全市文科状元并送入北大校门,将中招全县第17名的毋钦培养成全市理科第3名并被复旦大学录取!

  在今天凌晨发布的2013年高考成绩中,刘振东同学以622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市理科第8名(中招577分居全县第80名);田丰同学取得616分的优异成绩(中招考试成绩582分);赵林杰同学取得592分的优异成绩(中招考试成绩555分);赵敏同学取得589分的优异成绩(中招考试成绩499分);李鑫鑫同学取得589分的优异成绩(中招考试成绩561分);王杰同学取得561分的优异成绩(中招考试成绩470分)……

  提升素质,创新教风

  全面打造师资队伍

  雄厚的师资队伍,是莘莘学子书山前行的助力。学校着力打造一支教学质量过硬、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骨干团队,教学工作分别从以查促勤、以听促教、以勤补拙、以评促绩、以老带新五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形成务实创新的教风。

  以查促勤: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检查力度,每天由教务处不定时查课两次以上,对任何违反教学常规的情况,都认真登记,并及时通过校讯通短信通报全校。通过以查促勤工作,形成严谨治学的教风和勤奋刻苦的学风。

  以听促教:每周日晚上一、二节课,全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对下周教学内容集思广益,共享资源。每周三下午三、四节课全校开展听评课活动,同学科教师互听互评,共同提高。每周学校录制一节“随堂录像课”,周三下午进行研讨,积极推进课改和教研工作,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以勤补拙:提高学生作业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精讲多练。通过“周周清”的形式,对学生所学知识及时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及时纠错反思。真正做到“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用教师的勤奋与智慧,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以评促绩:注重过程评价,对教师实行“月考月奖”制度,褒奖先进,鞭策后进。学校各年级每月进行质量检测一次,统一进度,集体批改。根据月考成绩,对学生、教师、备课组、班集体进行及时评价与奖励,很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成绩。

  以老带新: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一对一拜师结对”活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培养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22人,多人获省课改先进个人称号和省学科技术带头人称号。

  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杨艳芬,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焦作市优秀人才;贺天顺,国家级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省级优秀教师,2010年所带班级本科上线率达100%,被《焦作日报》誉为“最牛班级”;刘聪敏,2011年市文科状元、北大学子王云飞的班主任,多次荣获“焦作市教育质量奖”,焦作市十佳班主任;武玉玲被授予“省教育专家”称号;张云枝,全国地理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杨小慧,河南省语文教学标兵;石利,省级骨干教师,河南省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王拥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优秀辅导教师;乔海燕,代表焦作市获得全省数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以人为本,深入实际

  创优激发危机意识

  该校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全体领导要当领路人,不做指路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坚持“讲不如听,听不如问,问不如转”的工作原则,降低重心,深入实际。年终由教师代表对每位领导的工作进行考核测评,促进工作。全体领导早上6时30分签到上岗,分片巡查寝室、教室、门岗、校园等。晚上9时30分全体领导签退撤岗,2名值班领导带领6名班主任继续巡查校园、教室,维护就寝秩序,直到把学生安顿好才去休息。

  对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打破“铁饭碗”的规律,学校与每一位教师都签订聘任合同书。校长聘年级长,年级长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教师。根据《教师评价方案》对每位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量化考核,增强每位教师的责任感、危机感。师生评议较差的教师,调离博爱一中,优胜劣汰,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明风正气,和谐进取

  营造健康校园文化

  校风正、学风浓、教风好是一所良好学校的外在表现,该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观。强化年级管理,狠抓班级管理。以卫生和纪律为抓手,每天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巡查、督查。

  校园安全不大意,事故预防不放松。学校24小时全天多层次管理、无缝隙管理,每天都有2名领导和6名班主任巡查校园,在全校范围内安装监控设备,为校园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三餐有值班人员维持就餐秩序,晚上查寝深入每个宿舍,排查安全隐患,维护就寝秩序。

  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就餐、就寝秩序和宿舍纪律、卫生大有改观。学校十分关注学生身体健康,认真抓好体育课和课间操活动,对课间操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政教处主办的《政教快报》及时通报政教工作,深受好评。

  学校团委组织的学生会、广播站、青年志愿者协会、扬帆文学社等学生社团开展得有声有色,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自我学习教育、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会主席崔鑫岩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广播站皇甫润华考入浙江传媒大学,青协会李六六考入武汉大学,文学社王志考入天津外国语大学……

  加大投入,配齐设施

  创造优良办学条件

  物质是基础,该校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011年11月,学校自筹资金建成浴池,解决了学生洗澡问题。然后又对两个学生食堂进行了全面改造,提高饭菜质量,降低饭菜价格,让利于学生,并于2012年4月成功申报“省一级食堂”。投资近400万元的标准化塑胶田径场,于2012年9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2012年暑假,在高三学生寝室安装了空调,改善了学生的就寝条件。通过不断绿化、美化校园,该校在2012年11月成功申报“市级园林单位”。

  千帆竞发强者先,百舸争流勇者胜。追求卓越才能创造非凡,该校不懈的拼搏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凝聚的能量,这是搏击的效应。在引领和顺应之间,学校的竞争活力还在迸发;在发奋和昂扬之间,学校的综合实力还在提升。

  一树春风花万枝,姹紫嫣红满目春。博爱一中欢迎你的到来。今天,学校因你们的到来而骄傲;明天,你也定会因为曾在这里学习生活而自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2年风雨历程,62年春华秋实,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努力拼搏,承载着60多年深厚文化底蕴与博爱人民殷切希望的博爱一中,一定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本版图片均由博爱县第一中学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