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粮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一批粮油要经过怎样的检测才能让消费者放心食用?人们选购粮油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昨日是“放心粮油宣传日”,市粮油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公众进行开放,我市18名市民代表和民营粮食购销企业代表应邀走进检测中心,目击粮油检测过程,了解粮油产品鉴定方法,学习粮油质量鉴别常识。
劣质食用油、霉变大米、不同级别的粳米……走进实验室前,优劣产品的对比展示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这里有部分沉淀物。”市粮食局工作人员晃了一下食用油后,提醒参观者注意桶内的悬浮物质。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拿起一瓶劣质食用油让参观者试闻气味。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通过感观鉴别植物油的质量?工作人员告诉大家,主要从色泽、油体、气味三个方面鉴别。优质植物油色淡鲜亮,清澈透明,无或少有杂质、沉淀物,具有原料的固有香味,无任何异味。劣质植物油则色深暗淡、混浊,有悬浮物及沉淀物,有霉味、焦味、哈喇味、酸败味等。
了解相关粮油质量鉴别小常识后,参观者走进了市粮油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实验室。一条走廊贯穿了七八个大大小小的检测室,走廊两旁,堆积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满载的采样袋。“检测的样品都是从市场买来的。现在正值夏粮收购期,这些样品都是我们从田间地头、夏粮收购点买来的。”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市粮油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不仅要承担辖区内专项储备粮油、政策性粮油在储存和流通环节的质量检测工作,还要作好焦作辖区内每年的新收获粮食的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
张彦科是实验室主任,从夏收开始,他和中心的检验员双休日就没有休息过,一部分人员忙着到农村采购样品,另一部分则留守实验室进行检测。现场,随着一份刚刚采购来的面粉样品,参观人员了解了面粉质量安全检测的全过程。
一份刚刚采购的小麦粉样品在检测中心需要先到业务室“报到”,工作人员在详细登记它的“生日”“出生地”等资料后,会给它编号,这个编号在中心的所有样品中具有唯一性。随后,在检验业务传递卡上,工作人员会清晰地标出它要检验的项目。带着这张传递卡,这份面粉样品将被分入七八个检测实验室,经受加工精度、灰分、精细度、面筋度、含砂量、脂肪酸等项目的检测。
灰分主要是检验小麦粉中的无机物的含量,在高温操作室,检测员抽取一定量的小麦粉后,放入电阻炉将温度调至570度,进行高温灼烧,高温灼烧后小麦粉中的有机物会烧掉,而无机盐类物质会有残留,这些残留就是灰分,也是人们俗称的杂质。灰分数值越高,说明混入面粉中的皮层越多,面粉的精度越低。
在检测灰分的同时,检测员还从小麦粉样品中抽取一定量进行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过氧化苯甲酰就是人们说的面粉增白剂,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2011年5月1日起,我国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等面粉增白剂,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也不得生产、销售面粉增白剂。
只见检测人员将提取样品加入化学试剂反应处理后,放在液相色谱仪上测定,计算机会直接打出详细的检测数据,数据显示这份小麦粉没有添加过氧化苯甲酰。
与此同时,面筋质、含沙量、碘型金属物、脂肪酸等项检测在不同的检测室同时开展。而随着这份小麦粉在各个检测室的“体检”,经手检测任务的每一个检测员都会详细地在传递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接手检测时间。
待所有检测项目完成后,检测数据将被反馈至业务室,由专业人员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出具检测报告。随后,在检测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人员又全程了解了大米和食用油的检测过程。
据了解,根据“每季度抽查、重大节日必查、突发事件严查”的检测原则,市粮油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每年都会对我市辖区内的大型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的粮油进行抽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以引导群众消费。仅今年上半年,就抽样210批次。每季度,该中心都会将质量较好的产品在大型超市粮油区进行挂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