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青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的父亲母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父亲母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许乐有86岁,韩翠萍79岁,中站区龙翔街道北业村村民,夫妻俩有五儿两女,目前四世同堂。平日,许乐有去附近地里种菜。韩翠萍耳朵不好使,在家里做饭。儿子虽离得不远,但老两口坚持过自己的生活,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
  ↑张建林78岁,宗兰英78岁,夫妻俩在河南煤化焦煤集团敬老院生活,有两儿两女,四世同堂,子女们每周都会过来,帮助他们洗衣、洗澡、剪指甲。
  ↑陈纪香89岁,有一儿一女,目前都在焦作工作,2009年来到河南煤化焦煤集团敬老院生活,三世同堂,用她的话说,在这里比在家里好,有很多人可以说话聊天。
  ↑毋续仁69岁,郭玉清65岁,中站区龙翔街道北业村村民,有3个儿子,大多时间都在开荒的田地里忙碌。
  ↑靳禄彩86岁,中站区龙翔街道许河村村民,有四儿两女,孩子们大都外出打工,只有小儿子在村里生活。老人闲暇时听听广播、看看电视。
  →许长杰69岁,中站区龙翔街道许河村村民,有两儿一女,2003年患病动手术后一直在家养病,跟儿子生活在一起,三世同堂,平日在家种花、看电视,也会帮助儿媳干点轻活。
  ←赵良荣72岁,中站区龙翔街道北业村村民,有一儿三女,三世同堂,老伴去世,平日下地拔草、种菜,最喜欢过年过节,因为那时一家人才会团聚。
  →王兰玉(左)76岁,有三儿一女,由于孩子们平日工作忙,她不愿在家里拖累他们,于今年农历正月来到河南煤化焦煤集团敬老院生活。谢青兰(右)78岁,有两儿一女,与王兰玉来敬老院的初衷一样,两位老人亲如姐妹。
  ←许森70岁,身体不太好,在老伴去世四五年后来到河南煤化焦煤集团敬老院生活,有一个儿子,儿子、儿媳都已在深圳落户,他也做了爷爷。
 
   

  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影报道

  有一个广告,讲的故事是:父亲背着出生不久的儿子在身上,步伐轻快而有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逐渐长大,父亲也开始步履蹒跚。后来儿子离开家乡,到外面读书,一年当中见面的次数很少,可是父亲的关爱却从来没有断过,只是儿子当时的年轻,并没体会到父亲那种浓厚的爱,直到自己成家立业,才懂得父爱的伟大!

  在我们身边,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关怀是悄悄的,批评是不动声色的,偶尔的唠叨过后留下的也只是微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双鬓渐多了银丝,在布满皱纹的脸上不变的是那种充满爱的眼神,他们就是我们的父亲和母亲。

  近日,记者走进了中站区的许河村、北业村和河南煤化焦煤集团敬老院,探访老人们的生活。

  位于我市西北部山区的中站区龙翔街道,所辖行政村大多分布在山里,为了增加家里的经济收入,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成了山村的特色,他们孤独的身影和蹒跚的步伐以及那种独自守候的眼神,让人看着心里有些落寞。

  从龙翔街道办事处沿山路驱车几十分钟后,记者来到许河村。靳禄彩老人在屋里静坐着,看到有人来访,用胳膊支起身子走几步后便在旁边椅子上坐下,今年86岁的他有四儿两女,除了小儿子在村里其他孩子都在城里打工,也许是耳朵不好使的缘故,老人不太爱说话。自1982年起,孩子们大都离开了山村老家外出打工,几十年的留守生活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是“过得很好”,闲暇时会听广播、看电视。谈及孩子们时,从他的眼神中读到的是牵挂和思念。

  在距离许河村往北20分钟车程的北业村,记者看到这里大多是用石头建造的房屋,留守在这里的40多名村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0多人。在毋续仁老人的家门口,临近中午12点,记者看到毋续仁和他的老伴郭玉清,两人一人拿着斧头一人拿着锄头,一前一后往家里走。两位老人年近七旬,有3个儿子,除了大儿子得病在家还需他们照顾外,其他两个儿子都在中站打工,每年回家四五次,平日老两口在家闲不住,大多时间都在开荒的田地里忙碌,用他们的话说要靠自己动手养活自己。在谈及愿望时,如今三世同堂的他们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多回家看看。

  6月22日,天空下着小雨,就像一种特殊的心情,在位于市人民公园的河南煤化焦煤集团敬老院内,记者见到了许森老人,可能是阴雨天气的缘故,老人正坐在屋里看电视,因为平日这个时候他都在附近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看书读报。70岁的许森老人退休前是名中学教师,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在深圳工作,一年多回来一次。在老伴去世四五年后,身体不太好的他来到了敬老院生活。他说,如今儿子、儿媳都已落户深圳,自己也做了爷爷,只要孩子在那里过得好,自己就开心,希望孩子在那里安心工作,通通电话就够了。其实,他的话语中隐藏的是思念和牵挂。

  爱有许多种,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是无私的。父母恰似那一道阳光,给予我们无私的温暖;父母像一叶扁舟,乘载着我们去远航,但我们在远航时往往忘记了一叶扁舟的分量。当父母像一抹残阳时,他们更需要的是儿女绕膝,让我们抽出时间,一起关爱我们的父亲母亲!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