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两会”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6月26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郑阳。
记者 邓晓芳
记者:从沁阳来看,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体现在哪里?
郑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四区建设为载体,努力实现“四个沁阳”奋斗目标,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如果说,在此之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仅仅是农村工作的重头戏,那么,如今,这项工作已成为全市一盘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战略性和统筹性更加凸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基点。其意义就在于把发展的空间留给“三化”,把增收的利益留给三农。
记者:6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后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郑阳:指挥部成立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改善机制,协调解决问题;二是县级领导分包重点社区,明确责任,深入基层,查找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工作项目台账。
记者:目前,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破解发展瓶颈?
郑阳:问题确实存在,例如,规划体系、手续办理和配套政策还要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指标紧张,资金瓶颈有待化解,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亟待建立等。但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在用地方面,普遍利用增减挂钩,人地挂钩政策和土地整治项目,尽量在村庄原址上建设;二是在资金方面,捆绑使用政策性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新居民贷款和农民消费贷款,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部分,通过确权赋能变现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贴息等办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三是在协调推进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现与住宅规划、建设、使用同步,建立符合社区发展的管理服务机制,积极培育社区集体经济,确保农民住得进、住得下、过得好、能致富。同时,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实现四区联动发展,统筹解决好土地流转、产业支撑、职业农民培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各项工作。(下转二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