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神十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4名中国人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遇害
神十归来 我们收获什么
图片新闻
委总统表示支持斯诺登
天文学家又发现3个“宜居”星球
我国预计在“十二五”期间
实现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首飞
公 告
河南理工大学工矿技术开发公司招聘启事
天宫二号将于
2015年前后发射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十归来 我们收获什么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记者 王 敏

  经过15天太空遨游,三名航天员26日顺利返回地球。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它不仅再次验证我国已掌握的载人航天相关技术,更使人们对航天应用产生新的期待和希冀。以此为契机,高尖端的航天科技将越来越多地造福人类、服务民生。

  21年前,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蹒跚起步;21年后,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航天人步步筹谋,将一个个新高度标记在浩渺太空中。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体系,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

  不仅如此,航天“溢出”效应正日益凸显。每一次飞天试验探索,背后是成百上千项科技创新、技术更新引领的产业升级、相关产业的直接间接受益。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研制的1000多种新材料,80%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得到应用。

  不仅如此,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展了大量空间科学实验,涵盖空间环境、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多个领域。如今,包括探月工程等的航天探索和应用日益方便我们的生活:依靠卫星导航,“路盲”也能顺利出行;脱胎航天特殊陶瓷涂层衍生出的技术和太空医学领域中的外层覆膜技术,成就了爱美女性的头发纳米离子烫、摩丝;太空中的生物制药,给无数患者带来福音……

  此次神十首开应用性先河,太空授课直接体现了航天工程为国民教育服务的功能。一节太空课,可能并不能使孩子记住一个公式、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却可以激起孩子崇尚科学、热爱航天的梦想和激情。同样,神舟飞船的10次飞行,也许并不能代表中国已经步入航天强国,但已使国家和民族自主创新的热情更加高涨,其精神力量不可估量。

  神舟十号归来,中国航天站在一个新起点上。使航天事业走出抽象与神秘,进一步走向应用与服务,造福人类,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出发点,也是无数航天人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最终目标。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