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我市把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与基础,确立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这个目标。大力推行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带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完善三个机制,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了学校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并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牵头,对各个县市区和市直学校就学校体育工作定期督查。逐步完善校内测评机制、市级测评机制、严格实施中招体育考试三个评价机制。
严格三个落实,优化学校体育活动管理。抓好体育课时间、抓好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抓好课外活动时间,严格落实体育活动时间,我市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已经超出一个小时。通过认真实施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各县市区、各学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抓好自选动作,形成区域特色,有力地推动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今年5月,全省体育活动一小时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市教育局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6月,教育部对我市开展校园体育活动进行了调研,对我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同时,我市还积极开展主题德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唱响中国梦”活动、文明礼仪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月等系列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学校功能室、实验室、活动室建设,举行优秀书法作品巡回展、艺术家进校园等活动,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发挥学生社团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重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涵养、科学素养。
校园体育、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阳光体育运动,走向高雅的艺术活动,克服了孤独心理,培养了集体意识,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增强了自信心,对于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学业素质起到了促进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