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冬
“我们在焦作想开一家饭店,可因人生地不熟一筹莫展,山阳区光亚街道光亚社区计生干部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不仅帮我办理了经营证件,还常常上门了解我们生活中的难处,给我们送一些健康生活知识书籍,邀请我们参加社区的活动,让我们享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近日,从周口市鹿邑县来焦作做生意的谷彩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动地说。
像谷彩英这样感受到计生关怀的人在山阳区还有许多。山阳区出台了《关于实施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计划,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意见》,近年来以“家庭发展计划”为载体,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统筹规划,系统推进,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流动人口实行属地化管理,在计划生育、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流动人口市民化服务,从而真正让他们融入城市、融入社区。
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推动难度大。为此,该区成立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领导小组,与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项工作目标、完成时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建立健全各项服务机制,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山阳区推出了“亲情化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对辖区流动人口实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把“外来户”当成“自家人”,对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服务。
针对流动人口远离家乡、无法享受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的状况,该区开展优生优育免费技术生殖健康服务,将流动人口纳入优生促进工程,2012年共为21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孕前优生检查,为2995人次免费健康检查,并由政府埋单投保四项手术险。2012年,该区还利用独生子女帮帮网先后帮扶、慰问流动人口计生家庭52户,投入救助资金7.6万元。
不少流动人口举家来焦,孩子上学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山阳区要求辖区所有公办学校无条件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享受同城子女待遇;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参照“两免一补”等政策给予学费减免,特别困难的还减免书费、作业本费等。目前,该区2186名流动人口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享受同城待遇。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保障。为此,该区出台了外来人口在急性传染病防控、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四方面享受同户籍地居民同等待遇的有关政策,并为流动人口妇女开展就医优惠服务,对各类检查项目优惠30%,住院费优惠10%。2012年12月5日至6日,该区设置10个固定接种点和20多个临时接种点,对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3000余名孩子顺利接种了脊髓灰质炎疫苗。仅去年一年,该区就为120名外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了减免优惠服务,为300余名流动人口子女免费办理了预防接种证,免费为流动人口子女接种各类疫苗9454人次。
在流动人口安居方面,该区采取入户走访、错时工作和预约服务、延时工作的方法,为流动人口上门办理暂住登记和出租房屋登记服务,2012年新登记办证2037人,补办暂住证1529人。该区还放宽了个体经商户落户条件,规定凡取得合法工商营业执照一年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在该区落户。2012年,该区共办理进城务工人员迁入手续274人,个体经营者市外迁入275人。
为有效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该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强化对涉及流动人口的拖欠工资和工伤、损害赔偿等调解工作。2012年,该区共受理立案投诉案件142起,涉及1256人,支付农民工工资580.35万元。同时,为方便流动人口就近申请法律援助,该区在各街道办事处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帮他们解决法律纠纷。
为方便流动人口就业,该区开展了“春季就业援助活动”“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活动,向流动人口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服务。2012年,该区共发布各类用工信息3000余条,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30场,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班15期,培训500人,帮助950名流动人员实现就业。为了使农民工有“家”的感觉,该区开展了“十件实事表真情,关爱献给农民工”活动,为辖区农民工送去价值10万余元的生活用品,授予12名爱岗敬业的农民工“山阳区优秀农民工”称号,并在去年的金秋助学和双节“送温暖”活动中,使4名困难农民工子女和36名困难农民工得到帮扶。①5